宁波

首页>地方频道>宁波>民生

宁波有个水培蔬菜种植基地

 

  水培蔬菜一般20天左右就能收割了。 记者 陈胜男 摄

  浙江在线6月8日讯 近日,记者在杭州湾新区占地3500平方米(约5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内见到了长在“水”里的蔬菜。

  据介绍,这是我市首个规模化的水培蔬菜种植基地。这个主要靠“水”培的蔬菜基地,一年最多可以收割18次,亩产量可达1.6万公斤。而普通土地种植蔬菜一年最多可收割5次。

  菜苗底部土壤比红酒瓶塞还小

  这个被称为“甬绿植物梦工厂”的基地,由宁波供销集团投资千万元打造。

  远远望去,基地就像是一个透明的大房子,大棚内满是绿油油的蔬菜。“甬绿”生产部经理罗亚君带记者进入育苗室。

  两个类似超市敞开式冷柜的装置占据了育苗室的绝大部分空间,每个装置分5层,每层顶部按有6根用于给种子提供光照的灯管,底部托盘内环绕着输送水和营养液的管子。

  罗亚君说,水培种植蔬菜从严格意义上说并非完全脱离土壤。“每天早上8点电脑自动开启营养液输送程序,之后的12小时营养液一刻不停地在育苗盘周围循环灌溉,要是缺少了基质,种子马上就会被流动的营养液给冲跑。”因此他们选择了进口土壤作为定植基质。记者看到,每一株菜苗底部的土壤比红酒瓶塞还要小。

  “各种不同品种的蔬菜在育苗盘上播种,浇水后放入育苗室内催芽。”罗亚君介绍,计算机自动化控制育苗室内光照、CO2浓度、湿度、温度等生长环境,一般蔬菜种子育苗8天左右就能达到定植要求。

  长个全靠营养液

  成熟后,工作人员会将菜苗移植到水培蔬菜种植大棚内。那么,怎样才能保证离地种植蔬菜营养供给呢?

  罗亚君随手掀起身旁覆盖在苗床上面的定植板,记者看到,管槽输送的营养液一刻不停地在苗床上潺潺流动,没有了土壤,蔬菜根部被直接浸泡在营养液中。

  基地引进的是日本三菱集团太阳光利用型植物工厂系统。工作人员只要在计算机上设定好关键数值,一切都会自动控制。当夏季棚内气温过高时,顶端两层遮阳网会自动打开,防止强光直接照射;高温高湿时还会打开风机换气。

  而营养液输送管道系统也装有恒温装置,可维持蔬菜生长最适宜温度,十分适合蔬菜的吸收。一般土地种植蔬菜的生长周期在2~3月,但这里的蔬菜一般20天左右就能收割了。

  另外,大棚采用的农膜还能利用物理原理去除害虫喜爱的光谱,起到防虫作用,大大减少了蔬菜发病率。

  品质堪比有机蔬菜

  “我们种植的水培蔬菜是不打农药的。”罗亚君多次向记者强调,但他并不否认工厂种植蔬菜使用的营养液中有部分化肥成分,不过他拿出检测报告称,他们上市蔬菜中的化肥成分甚至低到专业机构无法检测到,“这甚至比有机蔬菜做的还要好。”

  原来,这里的蔬菜在收割前3天工作人员会切断管槽输入营养液,而代之以饮用水,3天的活水浸泡大大降低了水培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化肥残留也降至最低。

  也就是在这样的最佳生长环境下,保证了蔬菜20天左右就能收割,一年收割次数最多可到18次,亩产量1.6万公斤,按照目前40元/公斤的价格,每亩产值可达64万元。

  目前该基地种植的蔬菜品种有14种,均是日本进口品种,其中仅生菜类就有6个品种,其他还有小松菜、菠菜、芝麻菜、冰菜、罗勒、色拉菜、青菜。主要在余姚、慈溪一带的大型超市、酒店、高档住宅小区销售,宁波天一广场亿彩购是目前市区唯一销售点。

  “这里的蔬菜水分特别足,吃起来尤其爽脆,我每周都会给家里的老人送点去。”慈溪市民王先生说,水培蔬菜保存的时间也比较久,买回去放冰箱至少可保存一周。据配送员小徐介绍,王先生每周都会向他们订购5公斤左右的水培蔬菜,包括青菜、菠菜、生菜等品种。

  “我们会进一步开拓宁波、杭州、上海等地的市场。”罗亚君说,很快,这些蔬菜将陆续在市区家乐福、世纪联华等超市上架。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91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