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首页>地方频道>杭州>民生

杭州:解民忧 护民利 聚民心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直接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也容易滋生严重的腐败问题。

  2021年,杭州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专项治理,严肃纠治作风顽疾,推动监督下沉,做实基层监督,提升监督质效,让人民群众感觉到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民生热点

  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零容忍”

  民有所呼,我有所为。

  2021年,杭州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实践活动,大规模深入开展了一次覆盖全市范围的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市纪委监委梳理困扰群众多年、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排定了15个专项治理项目,其中包括建设项目劳资纠纷、征迁安置、电信网络诈骗、侵占集体“三资”等常见民生热点问题。

  专项治理期间,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充分发挥牵头作用,与市人力社保局等13家市直单位建立健全定期会商、线索移送、问题查处、督查问责等协作配合机制,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督促,各县市区同步推进,压实了各级党委政府和项目牵头单位主体责任。

  一年来,杭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零容忍”,对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过多方协同、合力推进,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全市检查各类用人单位7200余户,为4824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及赔偿金逾2300万元;查处医疗卫生系统违纪违法案件149件,其中移送司法机关25件,涉案总金额4800余万元;加大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隐患防治,清理在册但未实际开展经营的商户5437家,建立餐饮日常管理电子台账1097万条。

  日前,15个专项治理项目工作成果在“清廉杭州”微信公众号集中公布。下一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和相关部门将持续跟进,从完善规章制度入手,推动专项治理让群众常态化可评判、可感知。

  驰而不息治顽疾

  推动基层风气持续好转

  贴春联、打年糕……临近春节,淳安县瑶山乡天坪村一派热闹场景。站在自家新房前,村民罗仙有满脸笑容地拉着前来回访的乡纪委干部畅聊新年打算。

  一年多前,罗仙有的老宅受灾被毁,申请重建审批,却不知为何“上面一直没批下来”。乡纪委干部得知情况后,督促职能部门审批快办快结,量身制订了工作方案。罗仙有终于赶在过年前搬进了亮堂的新房。

  职能部门有没有推诿扯皮?工作人员是否存在吃拿卡要行为……一年来,杭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压实主体责任,以钉钉子的精神锲而不舍纠治“四风”顽疾,持续深化整治服务群众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让群众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全年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55个,处理208人,党纪政务处分73人。严肃查处挪用侵占、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问题202个,处理党员干部230人。

  与此同时,“打伞破网”工作进入常态化新阶段。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既集中力量持续深挖彻查,又精准运用措施策略,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5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3人,移送司法机关9人。

  通过一个个案件、一项项整治、一次次监督,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据统计,2021年全市检举控告、重复举报等两项数据同比分别下降18.1%、17.3%。

  构建基层权力监督体系

  监督下沉治理效能提升

  基层监督提质增效,需要多管齐下。2021年,市纪委监委在全市范围部署开展基层监督“提质增效年”活动,全面规范基层执纪执法工作,推动健全交叉监督、片区协作等机制,持续建强“老百姓家门口的纪委监委”。

  为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市纪委监委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协同机制,推动村社监察工作联络站规范履职,严格落实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廉情直报等制度。全市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报送问题信息19333条,转问题线索308条,工作效能在实践中逐步显现。

  迈入“十四五”,“数智赋能”基层监督正在广泛普及运用。2021年,杭州市纪检监察机关探索依托城市大脑、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平台,搭建智慧监督平台,建立完善了“数智监管”机制。

  如今,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相关应用已在杭州各村(社)覆盖。数字化改革实现了自上而下的“信息直通”,村社事务正以数字化形式直观呈现,通过数据共享、监督前移、自动预警,基层监督变得更加便捷、有效。截至2021年底,已生成疑似问题线索预警894条,通过核查处理40人,党纪政务处分3人。(记者 郑莉娜 通讯员 李光)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74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