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泮素珂
近日,三门县海游街道新晖社区江南壹号小区内,十几张小板凳围成一圈,一场讨论热烈展开。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工、物业经理与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共商小区事务。“前段时间雨水频繁,小区入口处有积水问题,孩子们上学总把鞋子踩湿。”居民方美芬率先提出问题,一旁的社工立刻掏出本子详细记录。物业经理也当场承诺:“明天就安排人员疏通排水沟!”
这场议事会上,居民抛出的问题“烟火气”十足:王阿姨抱怨绿化带垃圾清理不及时,年轻夫妻提议增设充电桩……社工们边听边分类建档,当场明确责任方和解决时限。
“过去问题层层上报,现在居民‘点单’,社工‘派单’,多方‘接单’。”海游街道新晖社区党委书记、主任俞高明介绍。今年6月,社区创新“1+2+3+N”协商议事工作体系,目前已解决民生小事36件,办结率超90%。
“之前垃圾堆满都没人管,现在新的物业到来,小区干净多了。”富力溪庐小区业主俞瞻旗说道。过去,该小区因开发商破产、旧物业撤场,垃圾堆积成山,安保瘫痪。海游街道平安社区主动介入,协助小区业委会、党支部、区监会组建临时管理小组。
同时,平安社区搭建协商共治坚实平台,经过20余场议事会后,新物业顺利入驻。“从‘无人管’到‘共同管’,关键在激活居民内生力。”海游街道平安社区党委书记、主任严伟玉感慨道。
这样的场景,近期在三门县多个社区同步上演。从新晖社区的“楼道事·大家议”,再到平安社区化解物业“真空”危机,一条以部门搭舞台、社区为纽带、居民唱主角的基层自治新路径逐渐清晰。
“基层治理不能靠党委、政府唱独角戏。”三门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俞高友表示。三门县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全力打造治理服务共同体。一方面,通过“五社联动”将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联动起来,建立需求、资源和项目“三张清单”,推行群众按需“出单”、“五社”定向“接单”的闭环服务模式,确保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能得到快速响应和解决。另一方面,依托社区综合服务站、综治网格信息平台和应急指挥平台,打造“百姓说事室”“人民调解室”等多元议事载体,推动基层治理从“政府主导”向“基层自治、多元共治、和合善治”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