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

首页>地方频道>宿迁>民生

数字化城管系统让城市管理更高效

选用

       宿迁新闻网讯(记者 洪磊 通讯员 吴昊雨/文 记者 肖伟伟/图)12月6日,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成功通过省级验收,标志着我市在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中所有的前置条件已全面达标。

      在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中,对城市管理有着明确要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成并运行1年以上,结案率不低于90%,城市管理高效有序。

       先进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城市管理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考核要求,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整合城市管理资源,于2008年10月成立了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稳步构建齐抓共管且又长效保持的“大城管”格局,以期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城市形象。2009年初,我市正式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同年6月建成并试运行;2012年8月启动建设数字化城管系统二期工程,至2013年8月竣工并投入试运行,总建筑面积540平方米,总投资近700万元,系统覆盖市区建成区面积81平方公里。

        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中,我市坚持监督与指挥两个轴心并存原则,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充分考虑机构设置的需要与可能,最终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轴心”和“市、区、街道三级管理网络”组织构架和运行模式,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搭建适合本地实际的数字化管理平台,立足于宿迁实际,将构建“集约型”数字城管的理念贯穿始终,努力建设“符合部颁标准,满足实际需要,节省建设投资”的具有宿迁特色的数字化城管新模式。目前,我市使用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专用网络、系统平台、应用子系统、监督指挥大厅、显示大屏、信息采集终端等。二是平台应用系统建设齐备、实用,建立完备的信息网络系统和基础应用平台,包括网络环境服务器、显示设备、存储设备、呼叫中心、系统软件、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和安全保障等;建立中央信息控制中心,包括电子大屏幕显示系统、呼叫中心等;建立数据采集设备,包括“城管通”、电子监控系统等;建立协同工作系统,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在市监督指挥中心与各专业部门间搭建信息实时传递系统。三是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各个环节的实施效率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包括对工作过程、责任主体和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模型,由系统自动生成评价结果。

        12月9日上午10时,数字化城管信息采集员袁晓明发现市区黄河路金田湖畔门前的交通护栏出现破损,她随即用手中的“城管通”将事件上报到市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平台,接线员受理后,迅速将事件批转至值班长审核立案,再由值班长将案件批转至派遣员,由其通过监督指挥平台将案件派遣至专业部门———市公安局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市公安局将案件处理情况反馈至派遣员,由派遣员通过指挥平台批转至接线员,接线员再通过监督平台把案件处理情况传至信息采集员袁晓明的“城管通”上,由她现场核查整改情况。11日上午9时,李晓明再次利用“城管通”向数字化城管监督平台上传了一张整改后的照片,值班长正式结案。从受理、立案和派遣、任务处置和反馈、核查、结案,整个工作流程高效、顺畅,仅用两天时间。“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它来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据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积极整合多功能资源,创新城管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主动发现、精确指挥、部门联动、快速处置、有效监督的城市管理新形态,实现了从分散式小城管、粗放式低效城管向一体化大城管、精细化高效城管的跨越发展。

       据了解,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案件涉及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囊括了住建部CJ/T214—2007标准所列出的涉及城市管理的7大类部件和6大类事件的管理事项,并结合我市实际进行了拓展建设,部件类事项拓展到89小类,事件类事项拓展到67小类。截至2013年11月底,共派遣案件35.5万余件,结案32.8万余件,结案率为92%。其中,立案正确率达99.8%,派遣正确率达95.6%,核查率为98.3%,按时核查率为86.3%,延期率为3.2%,缓办率为1.0%,处置率由开通时的70%逐步上升到现在的92%,达到了人居环境奖考核标准。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给城市管理提供了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大大提高了城市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效能,也为我市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增添了一个有力的砝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67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