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

首页>地方频道>宿迁>社会

珍藏家书,致敬从未曾见的烈士父亲 

       宿迁新闻网讯(记者 仲文路)“小时候,母亲常告诉我,父亲是个烈士。”家住沭阳县巴黎新城小区的葛恒柱今年64岁,从未见过父亲的他能够与父亲“联系”的除了一张照片就只有一封父亲64年前写的信,他告诉记者,现在年纪大了,担心这封信在自己手中丢失,便想着将这封家书捐给沭阳县博物馆,可是却不知道如何捐。

     除了照片只能看着家书来缅怀父亲 

        从出生就没见过父亲,历经几十年,葛老家里更没有什么父亲留下的东西,“现在家中除了保留着一张父亲参军时的照片和父亲的烈士证之外,就只有这一封家书了。”昨日上午,在葛老家记者看到,他又在拿着父亲的信慢慢摩挲着。

       葛老看上去身体很硬朗,耳聪目明。提起他的父亲葛图南,葛老说,“如果父亲还活着,今年有85岁了。”在聊天中记者得知,葛老的父亲葛图南18岁参军,21岁时成为上海崇明所驻扎的20军6支队30中队部观测班的士兵。“1950年10月3日父亲写了这封信给大伯葛仰之,12月份便从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传回父亲牺牲的消息。”葛老告诉记者,这封信是10年前大伯去世的时候转交给他的,当时看着这个与父亲有唯一“联系”的书信,真是感慨万分。

      说起父亲,葛老说,“脑海中关于父亲的记忆一点都没有,除了家中仅存的一张父亲的照片之外,对于父亲的情况都是从母亲那听说的。”原来,葛老的父亲葛图南在1950年参加了抗美援朝,当时的葛老还在母亲的腹中。“家中只有我一个独生子,父亲牺牲后,我们母子俩相依为命,所有关于父亲的事情,我都是在懂事后才知道的。”

      64年前的家书如今成了最珍贵的东西 

       记者反复看了看这封家书发现,信只有一页,信封是用相同的纸糊出来的,历经64年的时间,两张纸均已经变黄,褶皱处也有些破损,信封上写着的“20军6支队30中队部观测班”、邮戳上“10月5日”的字样均很清晰,信中字迹有些潦草。

      “大哥:月余未给你写信,不知你的一切情况,现在你的工作忙吧……”在葛老的解释下,记者读完了这封信。信的内容很简单,大概有300余字,只是询问了大哥近况和介绍自己所在的部队不久将要出兵,还表示到目的地之后还会给哥哥写信,但没想到却成了“绝笔”。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和家里通信了,家里人都知道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不过自那以后就没收到过音信。”葛老说,虽然搬过好几次家,父亲的一些物件都弄丢了,但这封信他却一直保存着,如今自己年事已高,怕将这封家书遗失,便有了想捐赠给沭阳县博物馆的念头,但到底去哪里捐?怎么捐?葛老有些不明白。

       沭阳县文广新局:完全可以被收录 

     “现在对于书信的收藏价值主要看年代,博物馆收录的书信一般是解放前的,葛老家中这封64年前的家书有一定收藏价值,完全可以收录。”昨日下午,记者带着葛老的疑问来到沭阳县文广新局,该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葛老只需拿着这封家书到沭阳县图书馆(因沭阳县博物馆处于在建期,一切工作由该县图书馆代管)找到该馆负责人就可以进行收录登记手续。

      “登记手续结束之后,我们还会颁发一个《捐赠证书》给葛老这样的热心市民,至于该家书的价值,日后将逐步鉴定。”该工作人员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99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