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民生办实事,增进福祉暖人心。
2024年,全市十方面民生实事经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投票表决,确定了民有“医”靠、老有康养、低碳畅行、青年友好、健康成长、助残帮困、优学助教、城市提级、服务便民、乐业创业等十方面29项内容。
一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山区群众民生保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认真办好每项民生实事,山区群众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上述实事圆满完成,交出了一份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政府以“民生跟着民声走”的担当与智慧,更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真实写照。
问需于民
民生实事从“群众期盼”中生长
民生实事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群众的“大合唱”。2023年10月起,市政府通过“海淘民生实事”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征集意见建议,让民意导向成为民生实事谋划的重要原则。经过谋划、论证、票决,最终形成十方面29项市民生实事项目,既有覆盖城乡的普惠性工程,也有聚焦“一老一小”、残障群体等特殊需求的精准施策。
例如,针对群众反映的“山区医疗资源薄弱”问题,民有“医”靠项目应运而生。新增的10辆流动诊疗车已于去年年底全部到位,持续穿梭于偏远乡村的“智慧流动医院”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医疗服务;新增6家院前急救服务站,2分钟出车率高达99.78%,有效提高了辖区院前急救可及性;4612名初一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为青春健康撑起“保护伞”;全市家庭医生签约人数达90.31万人,享受签约医保待遇人数48.41万人,就诊人次443.43万人,医保基金支出16871.66万元,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
再如,为助力更好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推出一系列青年友好项目。灵山未来社区(丽水丽园)项目中划取500套(间)作为青年公寓房源,租金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之比为50%及以下;1273户青年人家庭享受公积金贷款提额新政,贷款金额达13.08亿元,为符合条件的青年人发放31.13万元公积金贷款利息补贴;青年人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67957笔,提取总额达2.49亿元;全市新发放青年创新创业首贷户经营性贷款1.25亿元。
不局限于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我市还围绕市民生实事公开征集的群众意见,梳理出教育助学、养老帮困、就业创业等十大类3364条意见,交办9家市级部门牵头办理,目前均已落实或在工作中予以吸收借鉴。同时,将备选项目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100家、优化图书馆等文化场馆开放时间、建设农村消防取水点90个以上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按照市民生实事的要求一体推进,目前均已完成。
靶向攻坚
民生工程用“绣花功夫”推进
民生实事落地,既要速度更要质量。为此,我市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全年民生实事任务,创新构建“全链条”推进机制:市政府常务会议“高位推”,分管领导“现场办”,部门联合审查“严把关”,民生地图每月“在线督”,从任务分解、标准制定到实施进度等环节,环环相扣抓好落实,确保项目高标准实施。
例如,健康成长方面的市本级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项目,由于项目选址涉及建设时序、场地局限等原因推进不畅,市政府分管口多次协调,最终选址体育公园闲置功能用房,较好满足了项目建设需求,目前6个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均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此外,全年“丽心讲堂”开展专场活动1188场;组建由41名专家构成的心理服务队伍,实现心理热线24小时服务,共计接听有效心理来电1002个,较2023年增加了6.68倍……全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高位推动、强力推进中,众多民生实事项目不仅如期完成,质效更超预期。
例如,在低碳畅行方面,全市新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889个,完成率118.5%,其中农村新建212个,完成率141.3%,超额完成省、市民生实事任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418.65公里,完成率113.15%(丽水市任务指标占全省的37%,是全省任务量最大的地市),极大地改善了沿线62个乡镇近10万名群众的交通出行条件,更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了强劲动力。
再如,在乐业创业方面,2024年,全市职业技能培训4.2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93万人,完成率193%;全市已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发见习岗位3058个,完成率191%;全市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4254人,完成任务数的212.7%。
督服一体
民生答卷以“群众满意”为标尺
建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为确保民生实事项目建得实、用得好,全市建立“全员体验式调研+不定期点验式抽查+全覆盖暗访式检查”工作机制,干部化身“体验员”,与群众面对面找问题、听建议、抓落实。
去年6月份,市府办组建10个调研组分赴各地沉浸式体验“丽心讲堂”、走访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并随机抽查老年助餐服务点、养老机构配置木玩产品等项目,了解民生实事实施效果和存在不足,并督促市直牵头部门对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去年11月初,市府办等单位组织人员分10组赴各县(市、区)、丽水经开区,“四不两直”体验式督查检查各地民生实事项目点位515个,对发现问题实行责任部门和县(市、区)政府“双交办”,限期整改。
“在督查检查中发现,今年民生实事完成质量总体较好,群众对于民生实事推进工作满意度较高。但部分民生实事项目存在个别点位与建设标准仍有差距,运维管理的‘后半篇文章’做得不足,个别项目点位使用率不高等问题。”市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对发现的问题均已作限时整改交办,并按照每个点位对标整改、举一反三的要求,属地和市直部门同步进行整改,确保质量不打折扣。”
目前,各县(市、区)、市直责任单位均已完成立查立改,并抓好面上举一反三工作。例如,莲都针对为养老机构配置木玩产品事项中存在上手难度较高、老年人不会玩、工作人员不会教等问题,已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加强对老人的指导,同时结合家属探望时机,一同使用木玩产品,实现老少同乐;遂昌针对新增24小时自动售药机事项中,发热类、止痛类等常见药品库存配备不足的问题,要求按照最大库存量进行配备,同时每日核实库存情况并及时补货,确保满足群众需求,方便群众购药;景宁针对老年助餐服务点补贴偏低、报名人数较少的问题,印发《景宁县关于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资金补助办法》,将老年人用餐补助从每人每餐2元提升至每人每餐3元,同时通过银发助餐点运营补助和配送餐补助等方式降低助餐企业服务成本,并引导集体经济收入支持老年助餐服务,让老年人用餐更加实惠……
从“民生清单”到“幸福账单”,丽水用实干诠释“人民至上”的初心。在这片绿水青山间,一幅更有质感、更具温度的民生画卷正徐徐展开。新的一年,丽水将继续秉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久久为功的初心使命,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让幸福丽水可感可及、可触可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