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

首页>地方频道>连云港>文化

与兴趣相伴二十载 徐冶贞变废为宝创作根雕数百件

记 者 宋 杰 通讯员 曹海燕

    走进年已七旬的徐冶贞老人的家里,一件件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映入眼帘,栩栩如生的仙鹤、疾驰田野的梅花鹿、憨态可掬的小牛犊、各式各样的花盆架让人目不睱接。徐冶贞自豪地说:“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如今,根雕已经成为徐老生活中的一部分,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变废为宝

  与根雕结下不解之缘

  徐冶贞从小就热爱美术,喜爱书画,经常参观一些书画展,因此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也有了一些审美能力。1991年的一天,徐冶贞在路边看到了枸栝树,其根部像仙鹤,便带回家,摸索着做了仙鹤根雕。

  此后,徐冶贞看到一些能做成根雕的枯树根就拿回家研究,他也从电视上和书本上了解到根雕的制作过程。空闲时间,他开始业余制作根雕,慢慢地热爱上了根雕艺术。

  就这样,他从陌生到了解、从了解到熟知、从熟知到热爱、从热爱到痴迷。他善于发现生活的美丽,把一块块树根雕刻成栩栩如生的作品,把根雕艺术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也雕刻出了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从此,他与根雕结下不解之缘,并一发不可收拾,痴迷根雕20多年。

  徐冶贞说,“一件好的根雕作品,树根本来的形象、状态非常重要,但根雕的制作工艺更重要。再好的树根,如果没有被发现,也是一块普通的木头,只有具备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将树根变成艺术品。”

  也许对别人来说枯树根只是烧火柴,可对徐冶贞来说却是一个个宝贝疙瘩。他用一双巧手和简单的工具把一块块枯树根雕琢成艺术作品,成为我市远近闻名的根雕艺术名人。

  与兴趣相伴

  潜心创作460多件根雕作品

  徐冶贞家有一个根雕工作室,里面除了有雕刻的工具外,更多的是各种奇形怪状的树根,这些都是他千辛万苦寻来的“宝贝”。“根雕艺术就是地下宝藏艺术,每次找到好材料时,我的心情不亚于找到宝石。”徐冶贞说,“经常有人把好的树根拿去当柴烧,太可惜了。另外,在根雕创作时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枯燥,懂得思考。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一开始,徐冶贞进行创作时,都会参考若干根雕理论著作,了解制作方法,打下木工、漆工基础,也看了一些相关基础书籍,还自己动手制作了各种木工工具。据徐冶贞介绍,根雕制作过程复杂,周期较长,首先采挖树根,需在水中浸泡半年以上,去皮除杂,晾干,进行构思,策划,制作,打磨,上油漆,且要反复打磨,上油漆,才能达到浑厚、沧桑的效果。

  “我把制作根雕当成一种爱好和娱乐,和一些根雕爱好者互相切磋,自得其乐。另外,我漆工水平还是不错的。”徐冶贞说,“有一次,一位专业漆工来我家玩,我指了一排家具及盆景让他看看哪件漆工水平比较高,他指了这个书橱,这个书橱正是我自己制作并油漆的。”

  徐冶贞的根雕作品共有460多件,大多为花盆几架,有少量象形作品,桌凳、茶几等,还有一些根艺书法作品,并多次参加艺术品展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27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