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饭团夫妻”在合肥收获温暖和希望

牛振军夫妻在摊位前。

在霍山路小吃一条街,从阜阳临泉来合肥谋生的牛振军夫妻最近常在这里售卖饭团。虽然小摊营业至今还不到半个月,但是每天傍晚都会围满年轻人。从不起眼的小摊到受到许多网友关注,他们在合肥收获温暖与感动,身上的重担也轻了不少。“或许这里会成为我的第二个家。”牛振军说。

天桥下藏着“网红饭团”

夏季的傍晚总是闷热的,7月8日晚,被高温蒸得皮肤微红的牛振军将食材摆放整齐,在摊位后支起小马扎,任凭头顶的小风扇呼呼地转动着。

牛振军看着周边的摊位都陆续来了顾客,连忙起身,摸索着车棚顶部的开关,“咔哒”,围绕车身的灯带瞬间亮起。此时,对于牛振军来说,新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与安徽农业大学北二门相望,牛振军的摊位在霍山路小吃一条街的天桥下面。头顶是灰色的阶梯,左右是被围住的杂物,在两三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正好挤下牛振军夫妻俩的全部谋生家当。

在霍山路小吃一条街上,“门牌”大多是红色的,牛振军夫妻俩的绿色招牌推车不得不让人多看一眼。

“阿姨,来份鸡排饭团,多刷点酱!”“阿姨,我也要一份!”两名附近的大学生进入到了牛振军妻子的视野,她连忙从椅子上“弹跳”了起来,从一旁装满米饭的桶里取出适量的糯米饭,随后在干净的案板上加料、刷酱。牛振军则负责接下来的包装。“这些米饭够?不够再添点。”

“够了够了,谢谢。”学生的一句口头感谢,让忙完手头工作的牛振军回忆起了最初选择来到合肥的原因,以及这段时间里感受到的温暖。

婉拒“爱心摊位”援手

牛振军今年50岁,爱人54岁,两个儿子毕业后都去部队当了兵。

每天14:00,牛振军开始准备米饭以及各类食材,18:30抵达小吃街开始忙活,正常情况下23点收摊,回去后还得清理餐桌,到凌晨2点才能入睡。

此前,农民出身的牛振军夫妇一直在山西太原卖菜,5年前,为了更好地照料患病的母亲,牛振军与妻子前往河南,与身在当地的哥哥共同照顾母亲。在这期间,巨大的经济负担似一块大石压在牛振军夫妇心头。不少外债、腿脚不便无法干重活……无奈之下,两人只得让怀有身孕的儿媳妇在家待产,夫妻俩则到合肥另谋出路。

听了在合肥工作的外甥的建议,牛振军来到了霍山路小吃一条街谋生。“没问题!”霍山路小吃一条街的工作人员陈鑫在了解到牛振军夫妻俩的故事后,便提出为他们留意摊位,“外地人想来合肥找一份工作,我觉得每个人遇到都会上前帮一把。”

陈鑫有想过为二人设立“爱心摊位”,但遭到了牛振军的推辞,“希望大家因为口味认可我们,而不是其他。”如今,陈鑫还时常到夫妇的摊位问候,“来了就是合肥人,我们希望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6月27日晚,牛振军与妻子推着推车走进众多摊位里,正式成为了霍山路小吃一条街中的一员。摆摊过程中,妻子负责制作,牛振军则负责包装,两人分工协作。“虽然摊位不大,但我已经很满足了。”

营业首日就收获温暖

牛振军的摊位营业第一天,就被“眼尖”的高佳瑞发现了。高佳瑞是附近一所高校的学生,当天傍晚正和同学在周边闲逛,“当时就是觉得店面颜色不一样,就上前和叔叔阿姨多聊了几句。”

之后,高佳瑞将镜头对准天桥下的这一角空间。6月27日晚,他将编辑好的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上,目前已收获了高达160多万的浏览量以及数万网友的点赞评论。

在评论区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网友的暖心留言。网友“唯”说,“饭团也会因为他们的坚强善良更加美味吧”;而像“应弦”一样的网友,则不断追问要定位,“在哪里啊,我也要吃!”不过最令高佳瑞感动的是网友“快乐小作家”的呼吁,“《在外互助父母条约》是否签订!”“我愿意!”高佳瑞留下了自己的回答。

视频发出后的几天时间里,高佳瑞依然是这家“特殊摊位”前的常客。牛振军好几次想给他免单,都被高佳瑞拒绝了。

“就是想感谢有那么多人关注到我们。”牛振军笑着说,自己也是第一次做饭团,“没有被大家嫌弃才好。”

现在,牛振军会和别人说自己是“新合肥人”。从离开阜阳到合肥摆摊,牛振军已经有段时间没回家了,“等有空,我想把儿媳妇接来,合肥好人多,机会多,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亮白的灯光落下,映得摊位前盒子里的食材干净分明,“或许这里会成为我的第二个家。”牛振军说。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书浒 文/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1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