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抽检不合格,企业却因技术短板找不到问题根源,怎么办?我市在全国率先为抽检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提供“免费检”服务,助力企业精准定位问题、高效解决难题。
“多亏了市监部门的‘免费检’服务,帮我们把花茶不合格的‘病灶’找出来了。”近日,我市谯城区一花茶生产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
去年5月份,该企业收到一份“桑椹玫瑰茯苓茶”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抽检不合格报告,企业迅速开展多轮自查,但始终无法查明原因所在。多亏了市市场监管局的“免费检”服务伸出援手。企业借助这项服务,对同批进购的17包百合原料进行分批检验,发现少数原料存在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现象,找到了抽检不合格的原因。
我市食品生产企业“多、小、散”情况明显,部分小微主体受限于人员技术能力不足,在面对质量问题时常常力不从心。
针对现状,去年8月,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为抽检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提供原因排查“免费检”服务,成立亳州市食品抽检不合格企业风险排查中心,并在全市所有县、区设立实体接样点或实现就地收样,极大地减轻了企业跨县区送样的负担。同时邀请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牵头,针对维生素C、叶酸等疑难参数组织开展检验数据比对等,有效解决监管和服务企业中的技术难点和痛点。截至目前,该局已累计接收检验样品103批次,为53家企业免费排查不合格原因或开展整改成效验证。
“‘免费检’目的是帮助企业精准找到抽检不合格的原因,以便企业有针对性地整改。同时,也为行业监管和企业质量管控提供数据参考,而且这个结果不会被作为处罚企业的依据或线索。”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顺军介绍。
据了解,我市采用“政府买单”形式为全市抽检不合格企业开展技术帮扶。对1批次抽检不合格主体由企业自愿参与活动,每家企业可免费送检样品3批次;对于2批次(含以上)抽检不合格主体引导企业主动参与活动,每家企业可免费送检样品不超过9批次。在助力企业建立规范的质量管控流程、树立定期外检的经营理念的同时,为我市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记者 李锦文 曾莹莹 通讯员 刘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