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首页>地方频道>扬州>民生

隋炀帝墓将入大运河申遗遗产点 有助申遗

 (本报记者 王鹏 赵天)随着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隋炀帝的研究愈加细分和深入,这位充满争议的帝王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功过,看法也日趋理性客观。

  姑且不论其他城市对隋炀帝究竟持何种看法,就扬州而言,他对这座城市的贡献用“无出其右”来评价是毋庸置疑的。

  ——江都宫,沿用、加固、扩展汉代以来扬州城池,随后1000余年,扬州城历代沿用,为研究中国城池演变发展提供了难得的范例。

  ——开凿隋唐大运河,将各地运河连贯成线,不仅加速南北融合、提速交通、发展经济,而且至今仍在发挥巨大的经济、水利、环保作用。

  ——以“陪都”身份出现的扬州,获得隋炀帝的各种政策扶持,南北交通中心的确定,造就唐朝至清代中叶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由此催生出的璀璨文化恩泽至今。

  千余年来,隋炀帝葬所因无实物证明一直是史界谜案。此次墓葬缘何能相对完整出土?墓葬背后对扬州梳理城市文脉、保护珍贵文化遗产、推进大运河申遗又有何种意义?

  是大运河沿岸无可替代的重要遗址,列入遗产点只是时间、方式与程序问题

  释疑:墓葬未毁原因——考古前置

  隋炀帝墓出土于西湖镇司徒村曹庄,这里,是一处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现场。今年3月,项目施工过程中突现砖室墓葬遗迹,扬州文物考古部门立即介入,就地保护。

  在国内,地下遗迹毁于推土机下的事例屡见不鲜,扬州何以能在第一时间就能发现遗迹并顺利叫停施工项目?

  “这一切,要归功于扬州在城市发展中的‘考古前置’方略。”市文物局研究员顾风说,作为国内罕见的通史式城市,扬州的历史遗存众多,早在1982年,扬州就已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数十年来,扬州人心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遗产予以精心呵护。

  去年3月1日,《扬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办法》明确规定实施考古前置制度,文物埋藏区施工前先“考古”。

  当年底,扬州公布市区首批四个地下文物埋藏区,所有区域内的工程建设单位应该主动申请考古调查与勘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建设过程中发现地下文物,应当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未经考古勘探、发掘进行工程建设的单位,将处以罚款乃至负刑事责任。

  曹庄的位置,恰处“甘泉—杨庙战国至五代墓葬埋藏区”的范围内。

  “尽管隋炀帝墓离地表较近,墓葬脆弱,残损厉害,但正因为工程项目启动前‘考古前置’,墓葬才得以完好保存。”顾风说。

  确立:扬州城市文脉伏线蜀冈南缘

  西湖镇曹庄,地理位置与隋代城池的布局处于一条直线上,印证文献记载的同时,也再次确立蜀冈——扬州文明的源头。

  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的历史印记,文脉组成了城市特质,文脉有往日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也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至少从汉代起,扬州先民就在蜀冈之上日出而作,夯土筑城,2000余年来,扬州城从未改址,沿用至今。

  “蜀冈是扬州文明的摇篮,我们曾在蜀冈之下采集到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代遗迹,这表明先民早已在此活动。”顾风说,从扬州的历史演变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蜀冈南缘客观存在着一个历史文脉,其核心就是隋宫城和唐子城。以隋代为例,隋宫城是核心区域,在蜀冈东西一线,有隋代十宫;向西沿线有栖灵塔、吴公台、雷塘等处;隋宫附近还有放萤苑、玉钩斜等,蜀冈将其一线相连。

  隋炀帝墓的发现带给扬州人诸多新课题——如何重新评估扬州历史文化的资源富矿?如何将文化资源合理转变为生产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未来动力?顾风表示,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这需要对现有文化保护工程,以及保护规划进行重新审视,合理利用蜀冈南缘地块。随着隋炀帝墓的发现、保护,以及展示,扬州可利用隋炀帝的无形资产影响力,将隋炀帝墓作为资源核心区域,整合打造隋代扬州系列保护展示项目。    

  展望:隋炀帝墓必入大运河申遗遗产点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了史料记载的最早人工运河——邗沟。公元605年,隋炀帝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各地运河基础上,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如今,在隋唐运河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的大运河举世闻名——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历史最古老、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大运河给予扬州的滋养,在运河沿线城市中最为丰厚。顾风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后来扬州全国经济中心、东南都会、丝绸之路节点的城市定位,尤其是清代康乾时期,扬州凭借漕运达到发展顶峰,成为世界上人口超过50万的十大城市之一。

  “大运河给扬州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繁华,更重要的是使得扬州为世界瞩目,在南北交融以及国际贸易中,开拓了扬州的视野,养成了扬州的包容,赋予了世界名城的气质。”

  在已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大运河申遗文本中,扬州共有16个遗产点、河段进入首批预备名单,那么,作为与大运河关系密切的隋炀帝,他的相关遗迹将来会成为遗产点吗?

  “可以负责任地说,隋炀帝墓将来一定会被列入大运河遗产点,问题只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走什么程序而已。”顾风说,隋炀帝是中国大运河的修造者,申遗文本没有将其列入是因为当时没有非常确定的相关遗迹。现在,有了隋炀帝墓葬实物作证,这是大运河沿岸无可替代的重要遗址。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28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