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首页>地方频道>扬州>社会

求学扬州燃起行走梦 “现代徐霞客”走过2400余县市

中国江苏网1月17日讯 扬州求学时萌生行走想法,从长江走到黄河,从祖国最东端的乌苏镇走到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从最南端的南沙群岛走到最北边的漠河。14年时间,他走遍中国2400余县市,写下众多诗篇,真正实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坚持一个人苦旅,被网友称为“现代徐霞客”。昨天,记者专访了这位传奇的行游诗人——沙拓夫(艺名),他即兴赋诗赞美“第二故乡”扬州。

1

求学扬州燃起行走梦

14年走过2400余县市

昨天,记者辗转联系上人在贵阳的沙拓夫,得知扬州媒体要采访,沙拓夫略有犹豫,“我走的这条路很不寻常,经常经历生死考验,我不想让母校的老师和扬州的同学担心。”不过,说起扬州,沙拓夫还是打开了话匣子。

“1997年,我考上扬州大学政治系。”沙拓夫从小对鉴真和尚、徐霞客等人的游历事迹很感兴趣,一直梦想成为一个旅行家。“一次,文化学者余秋雨在扬州大学举办了一场名为‘文化苦旅’的讲座,这次讲座对我影响很深,成为我行走中国的催化剂。”

1999年国庆期间,还在读大三的沙拓夫开始了自己的“文化苦旅”。他把鉴真图书馆作为这次旅行的起点,第一天的行程是走遍扬州。“当时,跟我同行的有800多位同学,不过一天下来,只剩下我和一位学弟。”第二天,两人骑着自行车向南京长江大桥出发,途中,一天没吃饭的两人向路边收费站的工作人员求救,好心的工作人员特地给两人包了饺子。“这顿饺子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扬州人真是太热心了。”

吃完饭后,两人继续走路,终于在下午到达南京长江大桥,第一次来到长江大桥,沙拓夫很是激动,然而同伴因身体不适,决定放弃行走计划。“就这样,两天时间,从800人的队伍到只剩下我一个人。”沙拓夫苦笑着说,这是意料之内的结果,自己还是要坚持走下去。

“在学校的时候,我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沙拓夫还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并擅长作诗,在老师同学眼中是一位“才子”。然而,毕业后他却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开始了艰难的行走之旅。

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拉萨、海口、三亚、广州……一个装画作的皮筒,一套有年头的文房四宝,一个破旧的行李箱,这一坚持就是14年。今年36岁的沙拓夫,已在全国2400余个县(市)留下自己的足迹。

2

多次经历“九死一生”

好心人帮助化险为夷

接受记者采访时,沙拓夫已行走到贵阳,他告诉记者,云南是行走中国的最后一站,下一步他要走出国门,向世界出发。

14年的时间里,他从长江到黄河,从祖国最东端的乌苏镇到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从最南端的南沙群岛走到最北边的漠河。历尽艰险,多次经历“九死一生”,多亏有好心人的帮助,才化险为夷。

2004年6月的一天,沙拓夫想攀登珠穆朗玛峰,到达西藏后,他背着40多个馒头,孤身一人开始冲击珠峰。“最后体力不支昏倒了。”沙拓夫告诉记者,幸好一个在珠峰大本营附近开餐馆的人救了他,并为他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这样的遭遇不计其数。当年7月,沙拓夫向狮泉河进发,途中在沙漠中迷路。“7月的沙漠,40多摄氏度的气温,地表甚至可以烤熟鸡蛋,感觉自己撑不下去,还好再一次幸运地被人救起。”后来,在去济南的途中,不幸坠落黄河,也被好心人救起。

“有人说我是一个人的长征,我不这样认为,如果没有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不可能走到今天!”沙拓夫告诉记者,自己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忍饥挨冻更是常有的事,但他却从未因条件艰苦而放弃梦想。也正是一路走来,让他有了更多的感恩之情。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我立刻来到都江堰,又徒步穿越绵阳、汶川等重灾区,遇到灾区的孩子就辅导他们,跟他们讲讲外面的事情。”

如此漫长的旅程,因没有工作和收入,基本全靠各地好心人接济,偶尔沙拓夫也将自己沿途写的游记、书法、诗歌拿去发表,或者向爱心企业家出售书法,或帮人做旅游策划、带家教等工作赚取一点收入,但赚的钱入不敷出。旅途中,他经常住在桥洞、大树下,即使有钱,也从没住过超过40元一天的旅馆。

3

即兴赋诗赞美扬州

目标走遍全球2049个城市

沙拓夫告诉记者,他是按照国家重大事件选择游历主题和线路,如澳门回归、迎接千禧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一路上用手中的笔宣传国家正在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他还给自己的行旅起了一个富有意义的名字:“爱我中华行”。他的目标是用50年时间走遍地球2049个城市,“因为2049年将是新中国成立100年的日子。”到那时,沙拓夫将把记录自己行走历程的长卷和诗集献给国家博物馆。

沙拓夫说,每到一处,他都要乘坐当地最有特色的交通工具。此外他还要寻找当地最有特色的人文景观、自然景点,并在百米长的宣纸上记录下那些极富地域特色的景致,留作美好的回忆。

即将结束采访时,沙拓夫向记者提出,他想即兴给自己的“第二故乡”扬州赋诗一首,以表达他对扬州的喜爱之情。“天堂扬州最风光,青春追梦行无疆;廿四桥边邀明月,竹西园内燃炊烟;大明寺前思渡海,扬子江上想出洋;何当游梦会马可,纵笔飞歌唱维扬。”这首《龙国行歌·忆扬州》是他当时站在黔灵山下所作,全诗充满对扬州的赞美,他希望有机会重走扬州,“因为这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记者 车林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89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