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首页>地方频道>南通>要闻

首设“人才日”!南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人才兴则南通兴,人才强则南通强,正奋力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南通求贤若渴,4月20日,南通首设“人才日”,持续推进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推动人才这一第一资源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

  各地高校频现“南通日”,招聘橄榄枝伸到校门口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兔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南通就以“抢字当先”的实际行动,快速打响人才抢夺战。在山西太原科技大学,校园招聘“南通日”吸引了大学生的兴趣,本次活动中,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35家南通优质企业,带去了1758个就业岗位。活动现场,主办方还提供来自110家企业的1102个就业见习岗位,这也是南通首次组织赴外就业见习招聘。

  本次太原之行,校园招聘“南通日”走进了中北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由于高校专业设置与南通优势产业高度契合,毕业生应聘十分踊跃,企业共收到简历2098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71人,其中硕士以上人才121人。

  不仅“抢快”,还要“面广”。今年,南通瞄准目标高校优势专业,精准匹配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高端家纺等优势产业链骨干企业,赴苏州、哈尔滨、合肥、宣城等地,高校“南通日”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抢人大战”。3月底,南通已组织校园专场招聘活动37场,服务用人单位1927家次,提供岗位累计55735个,收到简历9513份,达成初步意向2287人。

  对于南通而言,将人才争夺战的目标对准高校大学生是有历史成因的。南通基础教育扎实,全国闻名,但曾经“出去一火车,回来一卡车”的情况却令人尴尬。不过,这一状态在2021年实现逆转,当年,南通常住人口首次超过户籍人口,迈入人口净流入城市行列,其中,留通、回通、来通高校毕业生成为人口增加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17年,南通高中毕业生考出去约2.1万人,2021年引进来4.7万人,“出去一火车,回来两火车”成为现实。

  在成为人口净流入城市的前一年,南通迈入GDP“万亿之城”行列。两年过去了,南通的发展冲劲仍然任性十足。2022年,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长江隧道、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高铁历史性同年开工,南通“八龙过江”格局加快成型。同时,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规划建设有序推进,“海陆空、江海河、公铁水”大交通格局加快构建。近三年,南通新引进苏南和上海亿元以上项目500个以上,省级重大项目数稳居江苏前三,年均新增制造业投资近2000亿元。2023年,南通力争新签约注册总投资超5亿元内资项目400个以上、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100个以上。

  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南通深深体会到,人才红利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当前,南通正依托全省首创“嵌入式”人才服务模式和“数智化”精准引才系统,促进人才向重要板块、重大产业、重点项目加快集聚。高校“南通日”是当地“人才争夺战”的武器之一,南通引才形式多样,寒假期间,举办百名学子新春座谈会;国际妇女节前夕,开展在通高校就业指导“咖”“扉”说女生专场活动;在重点引才合作基地开展“人社局长进校园”活动,各类活动紧锣密鼓紧,“铺天盖地”的网络推介、“沉浸互动”的体验活动、“见缝插针”的设点宣传,打响了“南通爱才、通通都来”引才品牌,这些活动让大学生一看即知“南通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南通可以为我提供什么,我到南通可以干什么”。

  记者了解到,今年第一季度,南通引才迎来开门红,全市新增参保高校毕业生突破1万人,“高校毕业生来通就业、通籍人才回通就业”实现双突破、双提升。“我们将准确把握人才工作新规律,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发力,本地外地双向挖掘,持续提升人才服务的覆盖面和精准度,构建人才集聚高地,让人才和南通双向奔赴。”南通市人才中心主任张纪芝说。

  “抢人”、“留人”齐头并进,“南通人才日”发出谷雨之约

  花式“抢人”,更需用心“留人”。

  丁孙浩在南通大学大二期间开始创业,曾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毕业后,他从事化工建材板块,现在转型抖音品牌直播,培训,做三农品牌推广和公益慈善直播。毕业时,丁孙浩有机会去无锡发展,但经过深思熟虑,还是选择留在南通。

  “毕业后,我们的项目获评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同时也获得10万元的补助,极大解决创业小企业的生存过度问题。”丁孙浩说,“这几年,南通的人才政策、房租减免政策等不断加持,对我们这样的初创型企业来说帮助相当大,让我们有更多精力聚焦在市场前端。”

  和丁孙浩一样,许多留在南通发展的青年人才都是被当地真诚的人才政策所吸引,近年来,南通构建了“人才政策、创新载体、科技金融、人力资源、产教融合、乐享生活”六位一体的留才服务体系,组建运营科创投资、人才发展两大集团,市县人才学会实现全覆盖,升级出台人才新政3.0,率先在全省对大专生给予综合补贴,设立50亿元的创新发展基金、5亿元的江海英才天使基金和1亿元的“江海英才贷”,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良性互动、深度融合。

  送出一系列政策“大礼包”,形成了高端人才聚集强磁场。据统计,南通连续12年成功举办江海英才创业周,“江海英才”计划市级引进专项对县(市)扩容覆盖,2022年,当地入选省双创人才73人,省双创团队10个,入选团队数占全省近30%,累计引进省双创人才677名,省双创团队50个,市江海英才650人(团队),省双创人才引进重点指标连续7年位居全省第二。在第十届江苏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南通参赛项目荣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获奖总数占全省近1/4,居全省第一。

  当地还精准聚焦人才“关键小事”,据统计,南通新建筹集青年职工床位4.7万张,青年人才公寓1.5万间,高层次人才公寓1.4万套,全力打造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多层次全覆盖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集成43个职能部门单位、108项人才服务事项推出江海英才“一卡通”2.0版实体和电子卡,服务领域涵盖行政事项、医疗保健、旅游观光、文化休闲、交通出行等领域,真正实现“一卡在手,在通无忧”。

  其实,尊重人才、爱惜人才,是根植在南通人基因里的。回首百年前,张謇在江海大地上敢为人先、包容会通,兴办教育培育人才、五湖四海吸纳人才、知人善用任用人才、真诚相待爱惜人才,集众力汇众智打造出“近代第一城”的靓丽名片。

  今年,南通决定将每年的“谷雨”(阳历4月20日左右)确定为“南通人才日”,这是全省首个通过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确定的“人才日”。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让这一天成为“南通人才日”,寓意“雨生百谷、生机勃发”,即将发布的一系列人才新政大礼包让人才与南通同进步、共成长。

  城市因青年而兴盛,让青年与城市共成长

  如今,漫步南通的老城区,尝尝能从幽深的小巷中嗅到浓浓的咖啡香,这对于从外省回通工作快五年,喜欢小资情调的王女士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惊喜。“刚回来的时候,我和朋友抱怨南通的咖啡店太少,而近两年,符合年轻人消费习惯的事物在通城越来越多,比如像网红咖啡店,会让我觉得城市正在变年轻”。王女士说。

  南通首个“人才日”,青年人才集聚将成为主要话题,当天,2023“才汇江海恰风华”高校校园行系列活动将拉开序幕。

  早在2016年,南通就提出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目标,并联合上海社科院发布长三角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发展指数,在全国较早地把促进青年发展融入城市发展理念。此后,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被列入南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与之配套的政策密集出台,人才八条、人才新政3.0等政策,向年轻人拿出“真金白银”,给出“超值红包”;《南通市青年发展规划》则推出了111项服务青年发展政策,13个青年项目被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青年人才驿站、子女入学、父母养老等政策的实施,更是受到青年人才的欢迎。

  2022年,南通被列入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成为江苏两家入选城市之一。

  青年为城市带来活力,城市为青年提供发展舞台。南通市以沿江科创带建设为抓手,大力招引科创项目、培育创新型企业,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同时坚持项目为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更多青年人在南通找到用武之地,与美丽城市共同成长。

  同时,南通聚焦青年需求,推出一揽子青年友好政策。《南通市青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南通团市委瞄准青年成长发展中迫切需要关注的核心权益,对青年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等10大领域进行了明确。比如,针对青年婚恋交友期盼,打造“情暖江海 爱在通城”服务品牌;针对青年关注的住房保障问题,提到要加大力度推进人才公寓建设,依法规范房屋租赁及交易市场,将符合条件的青年群体统筹纳入住房保障范畴等等。

  记者了解到,南通也定下了青年人口集聚的发展目标:至2024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年轻人口(18—40岁)年均净增不少于4.2万人,占每年人口净增数的70%。全市人才总量力争达到169万左右,年均增长率3.8%,其中青年人才达16万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2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