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非遗

看“上海非遗走进国际传媒港”

  金玉镶嵌的精巧挂饰、邬泥泾手工纺出的棉布电脑包、顾绣镶嵌其上的小小香囊、萌趣又逼真的传统婚俗木制品……11日下午,在上海国际传媒港CMG融媒影城二楼,上海各区推荐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琳琅满目,叫人流连、赞叹。被这些美丽的传统环绕着,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主办的“上海非遗走进国际传媒港”活动正式启动。

  目前上海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3项、市级273项、区级近800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20名、市级794名、区级近千名。“上海总站作为总台在上海的宣传主阵地,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一直致力于传播和弘扬海派文化,目前已经成立了海派艺术家之家,为海派艺术家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站长陈永庆在致辞中表示,下一步,总台上海总站将从非遗中找灵感,在时尚中融非遗,用科技赋能总台文创产品研发,“希望能让传统拥抱现代、过去连接未来、智能助推文化、艺术走进生活,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启动活动上展示了上海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品,并邀请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海剪纸的新老两代传承人,展现精湛技艺,讲述这一非遗项目的历史演变、技艺特点及传承发展故事。两位传承人还邀请嘉宾互动,现场剪出了上海国际传媒港和CMG融媒影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钱月芳现场展示了四幅以名家国画为蓝本的顾绣作品,从中体现顾绣“三绝”,即“细如发、针如毫、色如画”。顾绣,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起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族。顾绣以书画为蓝本,把传统的针法与国画笔法相结合,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勾画晕染,浑然一体。苏、粤、湘、蜀四大名绣的一些针法,均有巧鉴和运用其针法之处。江南丝竹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之一,是江南水乡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始建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国乐研究会,为现场观众带来了江南丝竹表演曲目《欢乐歌》。

  一曲奏罢,余音不散。“上海非遗走进国际传媒港”活动,于4月12日至10月31日举行,总台上海总站联合上海各区推荐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将在上海国际传媒港CMG融媒影城展陈和销售,并推出一系列非遗特色活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