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中小初创企业解决融资难、转化难、平台资源对接难等问题,7月25日,合肥市科协“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行动”首场活动顺利举行。合新闻记者从现场获悉,老牌央企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注资合肥科创版图,激活合肥老厂房等闲置用地,落地中国宝武安徽(产业)总部首发项目,目前已入驻近20家企业。

把帮扶落实 新增投融资辅导
“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行动”是合肥市科协精心打造的常态化品牌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年。通过组织高校院所、投融资机构、科技企业、行业专家等参加小而精的面对面交流活动,为初创团队带来创业辅导,畅通企业投融资交流方式。活动由合肥市科协指导、合肥市科技馆(市科创服务中心)主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活动新增了人才政策、科创政策基金辅导环节。整场活动由政策解读、项目路演以及投融资辅导三个环节构成。市人才集团、市科创集团为现场企业深入解读合肥人才政策及科创团队配套服务;优质科创企业登场,围绕技术独创性、市场前景、商业模式与融资需求进行路演推介,带来的项目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赛道。
活动特邀了真石资本合肥合伙人李岩为企业家们进行了专业的投融资辅导,对科创企业如何写融资计划书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
市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有效串联了政策供给、项目展示、资本对接与智力支持四大关键环节,是合肥市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
盘活资源 闲置厂房成为产业转型地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活动在互联宝地·徽园举行,前身是合肥钢铁厂,如今成为中国宝武安徽(产业)总部的首发项目。活动现场,互联宝地·徽园也进行了园区介绍与推介。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深耕传统钢铁制造业,为什么选择在合肥落地项目,打造新兴产业园区?
互联宝地·徽园运营方合肥宝地产城发展有限公司招商运营经理刘燕介绍,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中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落子合肥推动传统工业空间向新产业空间转型。互联宝地·徽园就是盘活老旧厂房资源、实现产业升级的实践。
“合肥不仅工业基础深厚,战新产业也稳占快车道,所以我们盘活老厂房重资打造新兴产业园区,就是因为看好合肥的发展前景。”刘燕表示,互联宝地·徽园以“钢铁生态圈”业态聚集为基础,重点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智能设备等优秀企业,目前已经招引了近20家企业,如中蓉智造、懂车帝等。
其中,中蓉智造自主研发的高精度钛合金全三辊连轧线成功交付,成为全球第三条国内首条钛合金领域的全三辊连轧生产线。中蓉智造也成为国内首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填补了航空航天和特种钢材领域装备空白。中蓉智造融资及上市管理部部长王玉亭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将上市主体迁到了合肥,计划下一步扩建产业及技术展示中心等。“我们主要客户群体都在合肥周边,所以到合肥再创业,不仅是看中这里的营商环境,更是满足客户的需求。”
王玉亭告诉记者,落地合肥后,团队得到了手续办理、资源对接、推介平台等多方面的支持,辖区政府定期上门询问发展需求,一对一进行指导。他透露,公司计划和合肥本土的高校共建产业研究院,进一步推动关键技术的产学研融合。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刘小容 实习生 万天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