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首页>地方频道>苏州>人文

聚力创新 聚焦为民 全方位打造文艺创作新高地

日前,市文广新局召开我市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工作会议就我市2016年艺术创作工作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对今后我市艺术创作工作的打算进行了展望。

艺术精品创作讲好苏州故事

2016年,苏州市的艺术创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文化厅的支持指导下,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艺术精品创作保持旺盛势头。

原创群文音乐作品《一条叫做“小康”的鱼》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评选,夺得第十七届“群星奖”。现代滑稽戏《探亲公寓》作为全省唯一的舞台剧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昆剧新版《白罗衫》等12个项目入选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数量占全省四分之一。中篇弹词《欢喜冤家》等24个项目入选首届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篇弹词《牵手》获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音乐剧《桃花笺》入选文化部“2015年中国民族音乐舞蹈扶持发展工程”。一批优秀美术作品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优秀美展、中国百家金陵画展(2016)、全国中青年油画展中参展、获奖。在省内率先开展市级“文华奖”艺术展演季活动,在评出的舞台艺术类44个奖项中,苏剧《满庭芳》、中篇弹词《牵手》获文华大奖,锡剧《江边新娘》等5台剧(书)目获新剧目奖,短篇评话《奔吴》、短篇弹词《救夫》等4个节目获新节目奖,俞新跃、蔡玉良等15人获文华表演奖;姚新峰、孙宽等7人作品获文华美术奖,伍立峰、贾俊春等13人作品获提名奖,展演季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全市专业文艺繁荣发展。举办首届苏州市群众文化“繁星奖”评选活动,择优推荐8个获奖作品参加第十二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评选,小品《生日聚会》、群舞《忆糖粥》、男声重唱《快递小哥》、女声组合《亲亲家乡话》、儿童舞蹈《童子绣春》等作品获得4金3银1铜,金奖数和获奖总数均居全省第一。

新建机构、搭建平台,为传承创新再添风采

2016年,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苏州交响乐团组建成立。

苏剧是苏州的地方剧种,与昆曲、苏州评弹并称苏州文化的“三朵花”,2006年苏剧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苏剧的传承保护得到苏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16年5月3日,市编委正式发文同意建立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为正科级全额拨款公益一类单位,主要承担“苏剧的保护与传承”等职责。目前,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已成立运行。同时,2016年12月31日,筹备一年的苏州交响乐团成立并由来自世界9个国家64名平均年龄35岁的演奏家完成首演。

此外,在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下苏州完成了地方戏曲普查工作。与中国剧协合作建立“中国戏曲苏州创作基地”,为激活剧本生产源头活水搭建平台。依托创作基地,举办文本研讨、创作交流等活动,引导体制内外的创作力量将创作生产更好地激活传统、融入时代,重点针对新创的剧(书)目在体现思想深度、人文关怀和本体追求等方面创新求变。进一步加强本地编剧为苏州专业、群文及民营文艺院团服务,为本地各类院团创作精品力作。张家港市创成“中国曲艺名城”。

重大活动彰显吴地神韵,传播苏州声音

我市文广系统精心承办的中国油画艺术理论学术座谈会,“江南如画—中国油画作品展”获文化部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举办“写意·苏州”中国画双年展等多个高水平展览活动。首届苏州市“文华奖”“繁星奖”艺术展演季进行为期8个月近200余场的惠民展演活动,吸引观众近20万人次。全市全年开展惠民文化活动超过7万场次,送戏6164场次,有力推动优秀文艺作品更好地惠及基层群众。

昆剧青春版《牡丹亭》作为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文化交流重点项目前往英国演出,并赴国家大剧院、北京大学、德国柏林等地巡演。苏州评弹赴美国参加首届国际爱乐节开幕式,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赴卡塔尔参加“2016中国—卡塔尔文化年”演出。中国昆曲文化图片展赴拉脱维亚、“新吴门画派——苏州国画院中国画作品展”赴德国展览。承办文化部“锦绣邻邦——中泰手工艺交流论坛”活动。

弘扬苏州城市文脉,构建“大文化”格局

2017年,苏州文广系统将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香港回归20周年”“建军90周年”等主题;同时,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及早规划、精心创作一批现实题材作品,推出专题优秀舞台艺术作品30个、专题优秀美术作品300件以及系列展览、演出活动。举办第二届苏州市群众文化“繁星奖”评选活动。精心策划、筹备于2018年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昆曲艺术节、第七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第二届苏州市“文华奖”艺术展演季等大型活动,全面展示文化苏州美好形象。

此外,本着“打磨提高一批、创作生产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中心思想,以打造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为标杆,担当起延续、弘扬苏州城市文脉精粹的时代重任,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一是推出一批优秀舞台艺术精品。力争在第十五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第三届省“文华奖”、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省曲艺“芦花奖”等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得好成绩,为新一轮国家、省艺术基金项目和“三个一批”戏曲剧本创作扶持项目评选做好准备。二是启动戏曲文本交流工程。依托中国戏曲苏州创作基地等平台,举办全国性剧本研讨、创作交流活动,重点打造6部精品剧本。三是加强美术精品创作。全年创作推出优秀美术精品200件。

进一步构建苏州“大文化”格局。加强对全市新组建院团的指导,同时加大对民营院团、民办美术馆、文化类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引导、扶持和购买力度。整合全市16所艺术类院校及31家专业文艺院团、美术院馆的艺术教育、艺术创作等资源,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后备人才。开展昆曲、评弹、苏剧、滑稽戏、桃花坞木刻年画等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全年戏曲演出场次866场,观众100万人次。

□苏报记者梅蕾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59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