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首页>地方频道>苏州>民生

全科医生为何难解乡村医疗之渴 人才流失潜流难挡

  本报记者薛卿配图陶开俭

  “小病当医生、大病当参谋、重病当亲人、康复当助手”——娄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朱侃给全科医生这样定位。在娄江社区,许多居民与全科医生签约,遇上健康问题,第一反应都是“找全科医生”。他们的手机24小时开机,往往一个电话、一句提醒、一个建议,就能让居民吃上定心丸。但与此同时,在农村的不少地方,全科医生却身处截然相反的窘境。

  A

  全科医生队伍正在形成

  “原来的习惯是医生坐诊,等着病人上门‘看医生’,大医院小医院没啥差别。从2013年到现在,我们的全科医生团队真正实现了下沉,以人为中心,提供综合服务。”朱侃告诉记者。从苏州首个全科医生工作室在姑苏区苏锦街道光华社区正式投入使用至今,逢周四的下午一点半至四点半,娄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就会上门坐诊,为周边居民提供预防、保健等基本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走街串巷,人人都认识。”朱侃说,“我们每个全科医生都有大批固定的‘粉丝’,很多二、三级大医院医生没治好的病,社区卫生中心的小医生给看好了。”

  而这样的变化,缘于苏州在全省率先大力开展的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工作。记者了解到,2006年以来,共有920名医学临床本科毕业生分别在9个基地参加为期3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习,目前已有6期共247名学员完成培训,进入了社区临床岗位。加上在绩效考核、出国培训、评优选先等方面的着力倾斜,苏州的全科医生队伍年轻化,学历、能力迅速提升。

  此外,近年来,苏州把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政策扶持,多途径吸收和培养人才。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在岗职工1483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为12550人,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医生有2573人,一支由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社区卫生专业队伍正在形成。如今,在苏州城区,不少地方的全科医生已有“居民健康守门人”的称呼。

  B

  乡镇人才流失潜流难挡

  对于立足服务农村人口的乡镇卫生院来说,全科医生也应该是这里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但是,在农村的不少地方,全科医生的感受却应验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一个医生要管三四个村,最多时一个月有7天在下面跑,有时晚上10点才能回家。”在相城区某乡镇卫生院,记者见到了医生李旭。他说,在这里,每个医务人员每月都有下村服务日。该卫生院每天门诊值班医生上午5人,下午3人,以保证其他医生下村时间。除下乡日,平时村民打电话找医生,医生也会下去。

  在这里,现实使得全科医生队伍的流失成了一股挡不住的潜流。李旭说,在他记忆中,同事临走前的一番话让人百感交集:我每月工资几百元,许多工作只我一人做,风险特大责任特大,到大医院,钱多不说,肯定还有主任带着,趁着年轻我还要学习提高啊!李旭说,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一到技术成熟期,就会出现外流现象,所谓的“人往高处走啊”。

  另外,使他揪心的还有在农村日趋激化的医患矛盾。“长期以药养医导致医疗市场化,患者认为自己出钱看病,医生服务理所当然,稍有不满就会发生冲突。”李旭说,该院一护士输液时第一次没找到静脉,扎第二针时患者就勃然大怒,动手就打。“医务人员技术不到位骂,配不到药骂,一次一村民要求输营养液,医生认为不合适,他就大闹。”

  “乡镇卫生院的工资收入与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相比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来自吴中区光福镇的苏州市人大代表顾祥福在调研中发现,乡镇卫生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后备不足的问题也日渐突出。有的基层卫生院已经多年没有应届毕“业生前来应聘,有的基层卫生院即使来了毕业生也留不住。护士队伍也不稳定,参加工作后调离,辞职的也不在少数。”

  C

  农村卫生事业亟待扶持

  “2005年左右,我们一个县里面,基层找了9个本科毕业的外地生,以为能为我们当地发挥一些作用,最后由于本土话这一块上没有融入百姓当中去,听不懂当地方言,很难跟百姓沟通。我们就跟省里面呼吁、能不能培养本土化的全科医生来为基层服务。”市卫计委社区卫生处处长计永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们最近几年也一直在分析整个基层医疗发展的瓶颈问题。”计永昌说,“实际上我感觉到,老百姓是不是选择去基层就医,里面有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观念上的问题,二是制度设计层面的问题,三是我们基层确实存在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苏州全市已经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160家,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达99%以上,覆盖城乡、重心下移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建立,已经能够较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而2014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门急诊总量3208.2万人次,已经占到全市门急诊总量的47.8%。全市建成省社区服务先进区(市)6家,建成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达到省定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站比例分别为92%和89.9%。

  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怎么解决?在今年的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顾祥福代表就提出了“关于基层医疗卫生院在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面临的问题的建议”。这个建议也是今年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特别督办的建议。他在建议中指出,希望政府或卫生部门能在农村基层卫生院招录用人才方面一起多想办法,稳定基层人才队伍,缓解基层卫生院在这方面的窘境。

  D

  做好农村定向免费培养

  “我们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在基层重新核定岗位编制上,这个动作还是比较大的。”计永昌说,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省编办《关于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核定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规定,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常住人口18-20人核定卫技人员编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常住人口12-15人核定卫技人员编制,全市重新核定编制14571人,编制数比核定前增加了70%。

  “这个意见出台以后,对于改善现在基层人才的状况,起了很大的作用。所谓的草脚医生、乡村医生这支队伍的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中专、大专、本科的毕业生已经在逐步渗入到村卫生院里面去了。”计永昌说,“目前苏州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措施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一是增加总量,二是培训和继续教育。苏州开展了针对基层的全科规范化培训,这些全科医生应该说是正规军。5年本科毕业以后,再经过三年的培训,8年后才能拿到执业资格。”

  此外,据介绍,苏州还实行公开招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择优录用,优化队伍结构,切实为基层医疗机构补充新鲜“血液”。积极引导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要求新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原则上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队伍在数量和业务水平上都有很大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江苏省卫生厅、教育厅等文件精神,苏州对公立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摸底调查,均衡统计培养需求,做好相关政策的解释、宣传工作,采用“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方式。经定点学校正式录取并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的学生,可享受定点学校在校学生同等的奖助贷学金政策。学生毕业后按照定向就业协议书规定到乡镇或村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将退还在校期间学费,所需经费均由财政安排。

  计永昌表示,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今后,苏州将进一步贯彻《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通过“培训提升一批,帮扶下派一批,定向培养一批,政策留住一批”等措施,全面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08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