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文化

《人间正道是沧桑》首演就是“现象级”!影视剧IP改编话剧有了新范本

  6月30日至7月7日,一连8场,开演前门票便全部售罄,场场座无虚席——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成了近期演出市场的热点之作。这部由南京市话剧团担任出品方之一,并集结了南京市话剧团中坚力量的话剧,用4个小时,在舞台上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强强联合,打造红色题材文艺作品新标杆

  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在豆瓣获得9.1的高分,拿下文华奖、白玉兰奖等大奖,是一部高口碑的现象级剧集。如何将片长50集、时间跨度逾20年的电视剧浓缩进话剧舞台?是个大难题。最终,南京市话剧团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互动联姻”,强强联合,让这部经典之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重新在话剧舞台上焕发光彩。

  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由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陆家嘴管理局担任指导单位,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南京市话剧团、上海新可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据悉,早在2018年,这一项目就开始启动。近年来,红色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血肉愈发丰满、态度愈发坦诚,《觉醒年代》就是一例,而作为“先行者”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之所以能得到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喜爱,正在于它以真实、客观的笔法,表现出了共产党人是如何在血与火的磨砺中逐步成熟的。

  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真实历史事件为故事背景和时间节点,从杨瞿两家命运更迭着手,全景式、大跨度地展现了自1925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四分之一的世纪内,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近代中国各界人士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并总结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的故事。在这20十多年风云变幻中,重大历史事件一一上演并融入了两个家庭之间情感与主义的矛盾冲突中。

  120人团队、57场戏、300余件服装、200余件道具……舞台上方,三幅象征远去记忆的“残片”随剧情不断升降,20余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次第展开;舞台中央,一个直径13米的转台如同历史的年轮一般,不停迁移着场景,将一幕幕故事推向高潮。剧终,“人间正道是沧桑”七个大字徐徐落下,演员随转台绕场一周,伴随着磅礴大气的音乐,留给观众震撼的观感和无尽的回味。《人间正道是沧桑》舞台美学整体呈现沧桑气质,舞美设计那树枫表示,用往事残片般“模糊”的视觉效果提醒观众,那个年代虽已远去,但当时的人和事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今天,影响着当下。

  出品方信心满满,要将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打造成红色题材文艺作品新标杆,而首轮演出观众的热烈反响,正印证了这个目标。

  全新挑战,南话演员变压力为动力

  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编剧由姚远担任、导演由胡宗琪担任,张志坚、黄品沅、石文中等电视剧原版人马,加上南京市话剧团的中坚力量,构成了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强大的主创团队。

  这已经是胡宗琪和南京市话剧团的第七次合作了。此前的《沦陷》《一叶知秋》《雨花台》《杨仁山》《鸽子》《摇曳的秋千》均是叫好又叫座。

  当经典作品以新的形式再次上演,《人间正道是沧桑》背负着巨大的期待。而对主创们来说,这是压力,更是动力。

  “电视剧版《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优秀是毫无疑问的。不可否认的是,即将走进剧场的观众一定带着这样或那样的期待,这种期待对于我们话剧演员来说压力很大,但是我们最起码要达到一个标准——不给这部剧抹黑。”近年在《破冰行动》等多部热播剧中有着精彩表现的南京市话剧团演员王劲松,此番再次回归话剧舞台,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中饰演共产党员瞿恩。“瞿恩是一个圣洁的角色。他有别于我们在众多文艺作品中看到的共产党员形象,他不是在前线冲锋陷阵的人,而是一个文人,但也正是他把共产主义思想传播给芸芸众生。”在剧中,瞿恩对于杨立青等一众年轻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剧外,王劲松也毫不吝啬对于南京市话剧团青年演员们的赞赏。“他们的素质和奉献都非常亮眼,但因为他们常年沉浸在剧院里,所以没有很高的曝光度。我想他们如果走到影视前线,一定会被更多地关注。我希望这样一批年轻人能有机会走到更大的舞台。”

  “我们整部剧大概50多场戏,转场很快,场景众多,相对来说比较碎片化。可能和对手说几句话就跨越几个年头。这需要我们有很强的角色张力,要能够快速进入角色,对每一个演员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南京市话剧团副团长杨彦在此次饰演杨立仁,在剧中被描述为一个“形同疯狗”的家中长子。但尽管在角色的塑造上难度巨大,但杨彦仍旧感到幸运,“杨立仁和我以往塑造的角色形象都很不同,尤其是这次能够和一些电视剧中的原型角色老师共同探讨演绎,这其实是一个很幸福的创作过程。”

  于东江的角色年龄跨度是从意气风发的中年人到白发苍苍的老年人。“四十多岁的时候,我意气风发,满头黑发,等到尾声,已经是个老人了。”对于这样的角色,于东江的处理办法是循序渐进,对角色表演的身态、语气、节奏等进行变化。“比如说话的节奏,舞台剧和影视剧表现方式完全不一样,电视剧更写实,而舞台剧更有冲击,它甚至比电视剧更艺术。”在他看来,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一部宏大的历史剧,“希望年轻观众去看、去感受家国情怀,家和国是紧密相连的,是会潜移默化感染人的。”

  青年演员刘旭说:“这部剧实际上表达的就是几个年轻人的成长经历,我觉得是会引起当下年轻人共鸣的。他们会从角色的身上看到人物在特殊的环境下的成长,从而对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万难,一步步走向胜利,有更深入的了解。”

  观众专家齐点赞,荡气回肠鼓舞当下

  尽管不少观众都看过电视剧,对剧情也很不陌生,但还是又一次被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深震撼。在颇有挑战的改编和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下,舞台的呈现依旧非常饱满,剧中多处情节令人震撼,如范希亮不得已枪决自己老师瞿恩后的痛苦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尾声处,董建昌以一段独白揭示何为“人间正道”——“以不变应万变,什么不变?做中国人不变……中国历史上溯五千年,幅员千万里,是古今中外允称第一的文明古邦,浩浩苍天,请佑我中华子孙福祉绵延,国运隆昌!”沉浸在剧情之中的观众情不自禁鼓起掌来。

  专家们认为,《人间正道是沧桑》为影视剧IP改编成话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凝重、恢弘、大气、严谨”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教授荣广润用八个字归纳了这部作品的风格。评论家方家俊表示:“整部剧从题材选择到最终呈现,其呈现的气象都不同于那些简单快餐式的剧目。可以说,这是一部不同凡响的‘大话剧’。”

  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主任伊天夫认为,整个舞台呈现出一种“复调空间感”,三块破碎的,不连贯的二道幕为整部剧营造了一种运动的、变化的、可以自由创造的空间,同时承担了传递意象的功能。除了二道幕外,简洁的舞台转台也是亮点之一,这个常见的、简单的装置为整部剧创造了一种灵活大气的实用空间。在庞杂的剧情中,选择用这样简洁的手段去呈现,可以说非常有个性和创意。

  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原专职副主席、秘书长,上海市戏剧家协会顾问沈伟民表示,整部作品宛如一幅史诗画卷,形象感人。以情入胜,沧海桑田,它艺术化地点出了“人间正道”——就是以中华民族为大义。“剧点题荡气回肠,引人思考,有鼓舞当下的力量。”

  在上海首演后,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将开启35城56场巡演的旅程。这部剧的口碑正随着上海观众和业内专家的热议发酵,各地门票销售都非常火爆。8月4日和5日晚,该剧将亮相2021•南京戏剧节,在南京保利大剧院上演。

  (记者 邢虹)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98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