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人文

高淳中山刘氏:忠孝传家 崇教尚俭

????长三角城市网讯南京5月19日电(戚轩瑜 刘建军 宁纪轩)“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下的千古名句。刘禹锡与南京有着很深的渊源,曾创作《金陵五题》七言绝句,《石头城》《乌衣巷》等名篇一直传唱至今。如今,南京高淳还生活着一支刘禹锡的后人,自宋代至今,“中山刘氏”繁衍生息已历千年。

????【家训解读】

????“勤创业”解读:劝诫家族子弟应勤操苦干,士农工商,贵在勤勉,富在自强,切莫闲浪。

????“崇教育”解读:劝诫家族子弟应以读书明理为上,勇争一流,光宗耀祖,切不可娇生惯养,纵其所欲,败坏家声。

????“尚节俭”解读:劝诫家族子弟应勤俭持家,戒奢戒淫,本分做人,勤劳致富。食一粒须念农夫之苦,衣一缕当思织女之勤。

????(原文摘自《中山刘氏家谱》)

????【家风故事】

????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小花村及周边,生活着一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后裔。据《中山刘氏家谱》记载,北宋时期,刘禹锡五世孙刘政为躲避北方战乱,携带家眷渡江南迁溧水,自号“中山”,后其孙刘宰定居高淳。现刘氏家族在南京高淳的后人有数千人,统称为“中山刘氏”。

????刘氏家族代代坚守祖训,淳朴向善、庄敬自强的家风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千年以来,刘氏家族人才辈出,先后出过进士14人,其中探花1人,翰林2人。

????小花村的中山刘氏宗祠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后于2009年重建,宗祠里现还保存着旧时的石狮子、抱鼓石、石栏杆等;另外,还悬挂着十多幅匾额,匾上镌刻着刘氏家族走出的十多位进士及举人。宗祠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父子忠臣 双双以身殉国

????刘绾(1036―1126年),刘禹锡的八世孙,是高淳小花村刘氏始迁祖刘宰的第三子,自小聪明好学,“性颖悟,日读数千言,下笔滔滔如万斛源泉随地涌出”,在兄弟几个中出类拔萃。北宋绍圣甲戌年(1094年),刘绾登毕渐榜进士,后在翰林院任职。

????宣和四年(1122年),北宋朝廷为应付日益紧张的北方战事,启用了一批人才驻守边疆重镇,刘绾被授予滑州(今河南安阳一带)安抚使。因为连年战乱,民不聊生,上任后,刘绾从整顿吏治开始,严惩贪官污吏,同时减轻赋税,鼓励百姓开展生产自救,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地的局势。

????靖康元年(1126),金军大举南下,刘绾与其长子刘规一道守城拒敌。由于敌众我寡,滑州城破,刘绾身负重伤,自知无法挽回败局,于是他和儿子刘规整理官服官帽,在金兵即将攻入府衙时,双双面朝京城方向遥拜,然后父子俩在府衙中堂自缢,以身殉国。后来,南宋朝廷下旨追赠刘绾为中书门下参知政,赐谥号“忠愍”。清朝时,朝廷又赐丁祭,崇祀忠孝祠,乾隆三年将刘绾的事迹采入《大清一统志》,嘉庆十一年钦赐忠臣匾于府县两学明伦堂。

????不畏权相的铮铮御史

????刘应炎(1237―1321年),字景晖,号书隐,宋咸淳戊辰年(1268年)中第三十七名进士,授予御史职位,主管地方监察工作。任上,他不畏权贵,秉公办事,经常到地方巡视,多次上书弹劾贪官,并举荐贤才,因此得罪了一些权贵。当时贾似道任宰相,他结党营私,一心想拉拢刘应炎为己所用,甚至登门拜访,许诺为其升职。刘应炎笑而不答,过后对人说:“我怎能依附贾似道这样的奸佞之人,我就是丢掉官职,饿死荒野,也不会与他同流合污!”从此,贾似道对刘应炎怀恨在心。后来,刘应炎被贬为湖广景陵知县,不久再贬为雷阳驿丞。刘应炎愤然辞职,挂冠归隐,回到高淳老家,并作《悲歌》诗以明志:“悲矣乎,杞人忧兮天莫支,权臣秉钧兮社稷危。外夷相侵民流离,大厦将倾谁设施。悲矣乎,吾将抱徐衍之石兮,歌箕子之黍离。”

????回到高淳后,刘应炎在屋周围种植花草、桑麻,过着闲情逸致的隐士生活,并加盖了三间房子题名曰“书隐斋”,收集整理留下来的几千卷书籍。同时,在家中开馆讲学,著书立作。元至治元年(1321年)六月,刘应炎病卒,享年八十五岁。

????【今人风采】

????小花村走出的援外功臣

????如今,高淳小花村有4000多村民,村民大多姓刘,为“中山刘氏”之后。

????刘逸(1935-1967年),谱名刘尔贵,高淳小花村人,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保送至工农速成中学和复旦大学读书。1963年毕业后调水电部水利水电总局外事处工作。1967年4月,刘逸婚后十天即奉命赴缅甸参加对外援助工程建设,后在当地壮烈牺牲,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当年6月底,他的遗体被护送至北京时,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和数万名群众聚集在机场迎接。他的骨灰被安葬在八宝山烈士公墓,水电部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模范党员。

????千年古村,韵味悠长。走进修复一新的刘氏宗祠,悬挂在宗祠里旌表节义、孝子、功名的历史文化遗存,仿佛正在无声讲述着千年以来“中山刘氏”传承祖德、秉礼守义的家族记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71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