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长三角

首页>乐活长三角>旅游快报

苏州吴江:讲好“林海寻梦”文旅融合故事

  禾风农场的大片金色麦田旁,禾风麦浪艺术周如期开幕,一组组亲子家庭“大手拉小手”,一起做手工、玩游戏、烧野火饭,在欢声笑语中开启一场治愈的研学之旅;林海天池的静谧森林内,为情侣专属打造的心动露营季浪漫启动,从旷野星空下的烛光晚宴,到情歌绕耳的森林音乐会,打造“怦然心动”的露营体验……“5·19中国旅游日”期间,吴江区桃源镇立足区域特色,精心策划推出一系列生态文旅活动,吸引了不少长三角地区游客前来“打卡”,展现出“拔节向上”的旅游发展活力。

  桃源镇地处江苏省最南端,素有“水乡森林”的美誉,11.5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及其支流纵横交错,滋养出壮美的水网湿地景观,6.4万亩“平原林海”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形成静谧幽深的“天然氧吧”,吴越文化、古镇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酿酒文化在此交织,又赋予这座小镇独特的人文魅力。

  长久以来,探索文旅“破题”之法,把生态人文优势加快转化为游客“留量”、共富“增量”,一直是桃源镇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推进,身处“吴头越尾”的桃源镇努力抢抓机遇,以“林海寻梦”特色品牌为抓手,对内大力提升景区、乡村、古镇等点位基础配套和环境面貌,对外积极引入长三角优质资源拓展新业态、解锁“新玩法”,“双轮驱动”走好农文旅康融合发展路径,擦亮“大运河+小森林+微度假”休闲文旅名片。

  练好“内功”

  夯实“旅游+”基础

  尽管桃源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水系森林资源,但由于旅游开发起步较晚,相关的配套设施相对薄弱,这也成为制约当地推动农文旅康融合发展的突出短板。秉承“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朴素理念,桃源人因地制宜加快完善“吃、住、行、游、娱、购”等要素配置,多维度、系统性加强配套建设,为做好“旅游+”文章夯实基础。

  一座座美丽乡村绽放新生,迸发出休闲旅游新活力。在戴家浜村,高标准建设的灶家浜特色田园乡村项目通过植入特色民宿、田园餐厅、非遗工坊等新业态,丰富了游客文旅休闲体验。九里桥村采取“微改造”策略,将老旧排水机房改造成风车形状的“网红打卡点”,变破旧风水墙为水墨风景墙,在横港自然村铺设“彩虹路”,用一系列“小巧思”重塑村庄风貌。广福村立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广福村遗址,探索开展校外研学,打造广福村遗址陈列室,释放独具特色的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魅力。依托严东现代农业产业园,澄源村引入水果、蔬菜、花卉种植,拓展出四季“不落幕”的观光采摘业态。

  古镇同样迎来嬗变,逛游体验持续升级。漫步于铜罗古镇枫桥老街,只见连绵河廊下,居民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对弈、品茶、谈天,映着悠悠河水、长长古街,一股宁静质朴的氛围感扑面而来。近年来,在实施三线入地、雨污分流、石板街面改造、驳岸修复等提升工程的基础上,桃源镇有序实施铜罗古镇业态“微更新”,有机嵌入汪集旸地热科普馆、吴江党史馆、非遗馆等主题游览点,以及小吃、茶饮、酿酒等消费场景,既改善了古镇整体观感与游玩体验,又保留住了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

  除了挖潜既有资源,增强点位的可游性、可玩性,桃源镇还不断“上马”新项目,构建更舒心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今年3月,“桃源甄选”小程序升级上线,设置了时尚桃源、美味桃源、酒香桃源、非遗桃源、遇见桃源等五大频道,汇集一大批本土特色品牌商家,为游客提供“吃喝玩乐购”一站式指南。此外,总投资1.5亿元的桃源文体中心项目和总投资1.3亿元的“桃英荟”商业项目正“蓄势待发”,建成后将丰富当地运动场馆、文化场所以及酒店、商超等资源供给,让游客玩得久、留得住。

  从乡村风貌重塑到古镇业态焕新,从数字服务升级到项目资源“加码”,桃源人坚定踏上追赶之路,下足功夫补齐旅游配套短板,一座更加宜游、更富魅力的江南小镇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

  跨域合作

  碰撞新的火花

  作为一个小乡镇,仅凭自身力量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功效”毕竟有限。练好“内功”之余,桃源镇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主动与长三角地区的高校、文旅企业、运营管理团队等寻求合作,融汇先进经验、先进模式,释放更多旅游业发展潜力。

  强化规划引领,下好顶层设计“先手棋”。去年,桃源镇与浙江大学签约合作,借助高校专业团队力量,全面梳理桃源文化和旅游资源,分析未来文旅差异化发展定位、发展目标、总体功能布局,并设计符合未来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体系,策划近三年全镇文旅发展重点板块、重点项目及时序安排等,探索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文旅总体规划。该项合作采取全程跟踪式服务模式,浙江大学团队将协同参与桃源镇的文旅招商、产学合作、活动策划、人才培训等工作,为各重点项目提供规划建议,并针对性输送优质资源。目前,桃源镇旅游总体规划已完成第一版方案。

  引入社会资本,提升市场化运营水平。2022年,桃源镇与上海享驭文商体育文化有限公司“一拍即合”,成功引入嗨king野奢营地团队,在林海天池景区内打造了一个集旅游休闲、娱乐观光、体验养生于一体的高端森旅场所。该营地占地面积约10亩,不仅拥有17顶不同房型的野奢帐篷,配套高星酒店布草、独立天幕桌椅、水吧、烧烤用具等,还推出5类产品、3种游玩套餐,满足不同群体游玩需求,吸引了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游客来此露营、团建,高峰时月均人流达1500人次。去年,团队对露营场地及产品进行迭代更新,开辟果蔬种植采摘体验区、黑森林下午茶露营体验区,新增山野厨房、山河咖啡等业态,形成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曾多次跻身苏州地区抖音露营榜榜首。

  跨域协同联动,共享资源开发红利。江浙省际界湖沈庄漾水域面积约1380亩,是桃源、南浔两地共同的生态“宝库”。去年以来,桃源镇积极对接南浔镇,依托沈庄漾湖荡风光,突出乡村民俗体验特色,共同规划打造环沈庄漾“休闲农业圈”。其中,谈家斗文旅项目作为先行启动区,计划合作开发民宿、研学、亲子旅游、采摘等项目,加快让沈庄漾周边成为城市绿肺、郊野乐园,拉长两地旅游线路。

  桃源镇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视野,谋划本地旅游产业发展方向,既脚踏实地,又登高望远,正不断与各方资源碰撞出新的火花,打开文旅消费的更大想象空间。

  创新模式

  解锁“流量密码”

  酒香也怕巷子深。面对愈发“内卷”的文旅市场,如何讲好精彩的“林海寻梦”故事,打造鲜明独特的旅游品牌形象,形成持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也是摆在桃源镇面前的重大课题。对此,当地努力跳出传统“旅游思维”,融合本地特色资源禀赋与潮流动向,持续开发个性化、有品质的文旅产品,探索打造独属于桃源的“旅游记忆点”。

  4月28日,苏州市“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暨桃源镇第四届森林徒步活动举行,来自长三角地区的300余名徒步爱好者从林海天池景区出发,沿当地精心打造的“林海寻梦”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用脚步丈量“水乡森林”生态美景。该线路全长约8.8公里,途经严慕、贤胡、仙南、九里桥等美丽田园乡村,全程尽在林荫之下,不仅可以畅享运河风光,还能领略林海风情,感受桃源这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别样的文旅魅力。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加之体育健身运动全民化、常态化、休闲化,“跟着赛事去旅游”正成为旅游消费的一大新趋势,为激活沉浸式文旅发展带来了新生机。桃源镇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依托丰富的湿地森林和田园风光资源,积极组织开展徒步、骑行、定向越野等户外赛事活动,持续打响“林海寻梦”森林体育旅游品牌,形成以体促旅、借赛兴游的良好局面。

  结合时下热点,搭建应景的文旅体验场景,打好节庆“经济牌”,是桃源撬动“流量密码”的另一抓手。从夏季清凉节到中秋游园会,从“去有风的地方露营”嗨king风筝节到寻找飞马座主题活动,这里一年四季活动不停、精彩不断。今年“五一”期间,结合露营热潮,桃源镇精心推出林海天池“宠”爱露营、禾风“五一”露营周等活动,嵌入趣钓小龙虾、天池垂钓、露天烧烤、野火饭、林海市集、篝火星空等趣味玩法,日均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总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翻番。

  种种创新举措的合力推动下,“水乡森林”的文旅名片愈发闪亮,越来越多人慕名来此“林海寻梦”。不久前,《五福临门》团综剧组空降桃源镇录制节目,几位明星嘉宾深度体验当地文旅项目,又让桃源狠狠“吸了一波粉”。

  倚靠千年运河,寄情茫茫林海,融汇吴风越韵。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桃源人坚持与时俱进“做乘法”,探索“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本土路径,不断推动旅游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相信凭借这股闯劲和干劲,未来,“林海寻梦”的桃源文旅融合故事定将越讲越精彩!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0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