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民生

马克思珍贵原始手稿首次在国内公开展出

用于《资本论》创作的手迹,我市企业家重金收购――

来历不凡,马克思手稿“南京藏”

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第IV笔记本部分内容。 本报记者 谈洁摄

在“风云激荡200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历史文献展上展出的马克思的历史照片与绘画。本报记者 谈洁摄

国内唯一、南京企业家花巨资收藏、首次展出……昨天的 “风云激荡200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历史文献展上,马克思的手稿笔记本一亮相,即引起了多方关注。

现场

铅笔标注页码,文字密密匝匝

在位于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的美术馆中央,记者看到,玻璃展柜中,一个大红色的木质盒子旁,5页摊开的稿纸微微有些泛黄,边缘有些破损,上面的内容密密匝匝。

“你看,这页面上有铅笔标注的页码,这是1、这是3、这是5,算是比较靠前的……”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张义修介绍,手稿由黑色水笔完成,1―38页均以双栏形式写满摘录,以纸张的折痕分栏,38页后有3页空白,而后在42―51页写有数学算式,之后是3页空白,55―58页又是摘录,最后一页60是空白。马克思笔记大部分都和这个类似,纸比较小,字写得非常细腻,字体不是特别好辨认,“所以他生前的著作大都是由他的夫人燕妮、朋友恩格斯帮忙誊抄整理编辑出版的。”

该手稿为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的第IV笔记本,上面的文字为德文和拉丁文。“马克思1845年到了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当时读书时摘录了俄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亨利?斯托奇、荷兰经济学家伊萨克?德?平托和英国著名重商主义者约西亚斯?柴尔德等人的著作,所以本子的主要内容是摘录笔记。”张义修说,十九世纪50年代马克思到了伦敦,继续进行经济学的研究,并为《资本论》的写作做准备。1861年到1863年间,他重新把本子拿出来,因为后面还有空白的页,所以手稿的第42页至49页有关于剩余价值的数学算式。

张义修说,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该笔记本是用于《资本论》创作用的。另外,手稿第49页至50页还有马克思的家庭账目笔记。

珍贵

南京企业家花1500万元收藏,此次是国内首次亮相

据介绍,该手稿最初装订为30张纸60页,在上世纪20年代曾被拍摄为胶片。目前展出的共有27张纸54页,其中有49页写有字迹。

“本子是用线装的完整本子,在历史的流传中少数几张纸分到不同的地方。”张义修介绍,手稿上世纪80年代曾由美国收藏家阿曼德?哈默收藏,其中的两张现收藏于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史档案馆。1990年6月,手稿的另外一部分被拍卖给另一位美国收藏家,2012年由维也纳某古董行购买。2016年1月12日,南京企业家、江苏弘阳集团董事长曾焕沙先生购买了这部分手稿。

“曾先生对红色经典比较感兴趣。当时他最关心的是它是不是真迹。”张义修介绍,当时南大正好有位老师在马克思原始文献馆藏地荷兰国际社会史研究所进行交流访问,协助进行文献的鉴定、联络和收集,并从中帮忙联络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和荷兰国际社会史研究所专家进行了鉴定。确认真迹后,曾先生最终花了1500万元将其收藏。此前手稿寄存在银行,这次展出是它在国内的首次亮相。

据介绍,目前,马克思的档案大概有5万页,包括他写书的手稿、与他人的通信、家庭婚约、毕业证书等档案,2/3左右在荷兰的国际社会史研究所,1/3左右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史档案馆,在中国国内是非常有限的,有的机构可能有一封信,有的机构有一两页纸。这个国内唯一一份保存相对完整的马克思的笔记本,也可以说是全球范围内除了上述两个研究所、档案馆之外,收藏最完整的、最大规模的一本笔记本了。

意义

主要内容为读书笔记,在马克思新哲学世界观的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

据介绍,曾焕沙先生所收藏的马克思手稿,属于学术界常说的《布鲁塞尔笔记》中的第四笔记本,已于1998年由国际马恩基金会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考证版全集》(MEGA2)第四部分第3卷编辑出版,由国际著名马恩文献专家巴加图利亚和罗扬等人领衔编辑。具体对应页码为文本卷第272―321页;副卷为第690―712页。但目前这部分手稿还没有中译本。

“马克思的《布鲁塞尔笔记》共有6个笔记本,主要研究对象正是马克思同时代的重要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著作。本部分笔记在内容上是对第三笔记本的延续。”张义修介绍。

手稿第1―7页摘录了俄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亨利?斯托奇的《政治经济学教程》第III卷第2章,第V卷《对国家收入本质的思考》和第IV卷的摘录。手稿第8―9页摘录了法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圣?莫尔的代表作《论货币》。手稿第9―23页摘录了荷兰经济学家伊萨克?德?平托所著的《论流通与信用》。手稿第23―38页摘录了英国著名重商主义经济学家约西亚斯?柴尔德的代表作《论商业及其益处》……

“圣?莫尔曾任法国财政大臣,翻译了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曾任教于法兰西学院。德?平托出身于荷兰的一个富商家庭,他本人既是一位商人,又是一位启蒙哲学家,曾长期生活在巴黎,与狄德罗等著名启蒙思想家有密切关系,他将经济首先视作是国家的事务,同时他也受当时主流意见的影响,认为权力和财富密切联系在一起,而财富是由自由贸易决定的。柴尔德出身于英国巨商世家,1658年任朴茨茅斯市长,1674年任东印度公司经理,1681年担任东印度公司总督,高度推崇商业的重要作用,认为商业活动本身要比金银更有价值。”张义修说,1845年正处于青年马克思思想的飞跃期,正是在这段时间,马克思完成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尽管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形成是由多重因素交织促进的,但那时候在布鲁塞尔看了什么书、进行了什么样的思考,在马克思新哲学世界观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张义修说,这一手稿的文献价值除学术研究外,难得之处是手稿49―50页写有马克思的家庭记账,其中包括了抵押金、典当收入、修鞋、装订费用、牛奶、肉、煤等马克思生活方方面面的支出,为我们了解马克思当时的生活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材料,也为这份理论著作增添了不少生活乐趣。

手稿收藏者是红色文化“铁粉”

记者昨晚采访获悉,曾焕沙是红色文化的“铁粉”,收藏的物品除了毛泽东的照片、像章、题词,还有列宁的笔记等。

“有关毛泽东的藏品最多,仅仅是毛泽东像章就有数万个。”知情人士说,曾焕沙曾经当过兵,受过红色教育,对于毛泽东有特殊的感情,与毛泽东相关的物件,铜像、雕塑、石膏像、刺绣等,他都感兴趣。

因为有这方面的情愫,所以曾焕沙在圈内也小有名气,一有相关藏品的信息,各古董行、拍卖行就会向他通报,他收藏的物品也从毛泽东的逐渐扩展到了列宁、马克思等人的。

2016年11月份,嘉德拍卖行拍卖了3幅书法作品,分别是1938年―1942年期间毛泽东题的“改造”、“不屈不饶,再接再厉”,朱德写的“坚决执行党政军民一元化的决定”。当时竞争非常激烈,经过多个回合,最终被曾先生拍得。还有一幅毛泽东写给英国共产党、并亲笔签名的英文信件,他也是费了很大劲才最终获得。

“曾先生一直认为,自己今天事业上的成功是建立在老一辈辛苦打下的江山之上的,不能忘本,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想办法把这些藏品收集过来,无偿提供给相关机构科研。”知情人士介绍,公司在经营中也借鉴了不少红色文化中的思想,以人为本、注重对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在商言人”,不仅造房、造城,还要造福,他透露,公司还打算建一个红色文化相关的纪念堂。

南大将推“神会马克思”青年读本

“做这样一个展览,展出马克思的生动手稿,其实是给我们大家、特别是给年轻人一个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机会。”张义修说,以前我们了解的马克思可能更多是课本上的,是知识性的,通过这样的展览、一手的文献,可以认识一个鲜活的马克思,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包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社会历史,把握发展大势是非常重要的。

他介绍,接下来,南大还会在此基础上,推出一个“神会马克思”的青年读本,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向青年学生介绍马克思的故事、著作和思想,引导青年更多地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了解现实问题。

本报记者 谈洁 本报实习生 王梓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35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