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文化

23项“上海制造”亮相重庆高交会

  本报讯 (见习记者 郜阳)空天地一体化大数据研判指挥平台、螺栓紧固机器人、个性化诊疗3D打印关键技术……当民间智慧遇上军用需求,能擦出多亮的火花?昨天,由国家科技部、重庆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重庆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暨第九届中国国际军民两用技术博览会开幕。上海展团紧扣展会“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主题,12个单位带来的23个项目重点展示了具有市场前景的军民两用和民技军用技术产品。

  走进展区,巨大的机器人臂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航天智造(上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带来的这个螺栓紧固机器人本领不小,精度误差仅为2%。“原来螺栓紧固都靠人力,用了这套设备后,效率大大提高。目前已经应用在航天器、风力发电等行业。”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戴口罩能防PM2.5,但能防PM0.3的口罩你听说过吗?生纳科技将其在上海张江研发的得意之作带到了重庆,“这款口罩采用纳米纤维技术,纳米纤维直径只有头发丝的千分之一,在确保口罩过滤效果的同时达到很高的通气性。”生纳科技销售经理支月表示,“在军用方面,可用于极度恶劣的气候环境,我们对它的前景很看好。”

  高校是军民融合创新技术发展的重要阵地。上海海洋大学海洋能团队研发的“柔性直驱式浪轮发电装置”综合利用波浪和潮流集成发电,具有总转化效率高、建造安装和维护成本低等优势。“这款自主研发产品重量不大,既可以在渔船安装,也适合舰艇使用。目前也有军队方面表达了兴趣。”该校工程学院院长王世明告诉记者。

  上海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础实、起步早。近年来,市科委持续在北斗导航、军民通用标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领域优先布局。上海市和原解放军总装备部共同打造的上海西虹桥北斗导航产业基地已经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北斗导航产业化示范基地,军委装备发展部已决定优先开展长三角区域高分对地观测军民融合综合应用示范。目前,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星载氢钟、探月工程“玉兔号”关键技术、火星探测关键技术、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关键部件、极地科考水面无人艇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支撑了国防建设需求;航空特种轴承、粘滞阻尼器、陆空两栖汽车、非接触式毒品及爆炸物识别等军民两用技术攻关很好解决了民用领域技术难题,产业化效果突出。据介绍,截至今年3月,上海新增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建立4300个军民两用技术项目。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43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