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

首页>地方频道>滁州>要闻

定远县多举措促传统农业提质增效

自2021年成为全国首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试点县以来,通过3年时间项目建设,定远县顺利打通畜牧业与种植业“堵点”,畅通循环路径,让传统农业走上了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实现化肥减量约1737.9吨、消纳固体畜禽粪便约11.7万吨,示范带动面积约44.42万亩次,试验监测数据显示项目区粮食综合增产率达4.5%,蛋白质含量、出粉率等主要粮食作物品质指标均获得显著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4.4%、各项土壤理化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项目实施成效显著,为全县农业提质增效、由大转强提供了坚实助力。

严把“三道关”,保障项目质量。该县通过严守“材料关、粪肥关、服务关”三道关口,切实提升项目实施质量。严守申报材料关。为确保项目申报材料真实性及完整性,通过村—乡镇—县三级逐层审核,并重点围绕实施主体申报材料中面积佐证材料,协调乡镇农经部门逐户确认,为进一步提升项目实施质量,县农技推广中心成立了由副高级以上业务骨干组成的专家考评与复核小组,对申报主体粪肥还田技术掌握程度、硬件配套等相关情况逐户核验考评,提升实施质量。严守粪肥关。该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了项目专项行动小组,会同粪肥质量抽检及粪肥量审计单位定人定责完成粪肥质量抽检及粪肥量审计工作,累计审核申报主体户数506户,做到申报主体审核100%全覆盖、实施环节全流程审核100%全覆盖。严守服务关。为确保项目实施主体实施质量,该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了以37名农技骨干为主要成员的技术包保组,包保组以乡镇为单位分片服务,对所包保乡镇内实施主体项目申报、粪肥处理、实施抛洒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服务,3年来累计开展技术服务1400余次,服务种植户6600余人次,自项目开展以来,各实施主体满意度明显提升,粪肥处理中“稀、烂、臭”等明显不合格现象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粪肥抛洒量、均匀程度等均有提升。

畅通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经过连续3年的项目实施,该县在项目实施各流程、各环节已形成了一套效率高、成效好的做法。充分宣传抓动员。按照项目实施方案,通过各乡镇农技站对所在乡镇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0亩及大田作物种植500亩以上的农户进行充分宣传,确保“应知尽知”,对项目申报材料、实施要求等关键问题进行重点解读,按照自愿申报原则动员符合条件的申报主体积极申报,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召开乡镇级项目动员、培训等会议105场次,累计动员、培训相关种植主体2600余人次。定人定责抓质量。为确保申报材料、粪肥质量、实施面积等项目关键环节及因素质量,该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了专项行动小组,对项目申报材料收集、粪肥质量抽检、粪量审计等环节定人定责,并为每个乡镇配备2个技术包保人员,对项目全流程进行跟踪服务。完善配套抓保障。在组织构架配套上,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及县农业农业局主要负责同志任技术领导小组组长的“行政+技术”双小组模式,起到了较好的协调推动作用。在项目具体实施及技术服务上,成立了由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任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提升了项目实施效率,在配套服务上,及时完成了粪肥质量抽检、技术依托、粪肥工程量审计等单位的询价及招标,确保各环节及时、有序完成。

创建机制模式,形成长效机制。充分做好前期调研。该县常年种植面积农作物种植面积350余万亩,为全国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县,年均畜禽粪污300万立方米以上,具备较好的项目实施基础。经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前期充分调研、了解,目前该县具备粪肥还田软硬件能力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企业较少,且市场化竞争力不高,项目退出后依托社会化服务组织较难形成长效机制。为充分培养农户粪肥还田意识、提升粪肥还田技术水平、提高项目示范带动效果,该县形成了以种植大户为主要实施主体、粪肥堆腐为主要处理技术手段项目运行机制。确定运行机制。为最大程度提升粪肥还田效率,避免长期沼液还田引起土壤盐渍化风险等问题,该县主推粪肥堆肥全量化还田模式,该模式技术及硬件配套要求低、粪肥还田效率高,易掌握、易推广。通过乡镇宣传动员,针对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0亩以上、大田作物种植面积500亩以上农户,按照自主、自愿原则开展项目申报工作。通过项目实施,示范带动44.42万亩次地力得到显著提升,全氮、全磷、容重等土壤理化指标均有显著提升,项目区农作物产量平均提升4.5%,最高亩均增产13.6%,出粉率、蛋白质等主要农作物品质指标均取得明显提升,进而形成了“地力提升—农户收益”的正向循环,通过种植习惯培养及种植效益提升培育了粪肥还田的长效机制。创新运行模式。结合该县实际,大力推动“行政+技术”的项目运行模式。该县常年耕种面积350万亩以上,种植面积大、农户数量多,为更加有效推动项目实施,该县不断完善“行政+技术”双小组双轮推进的项目运行模式。在行政层面,坚持高标准、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县长担任,组员覆盖全县22个乡镇分管乡镇长,起到了较好的行政推动作用。在技术层面,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涵盖了农技、畜牧等相关单位技术骨干,为项目具体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8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