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长三角

首页>乐活长三角>长三角旅游攻略

“夜猫子集”真正拴住了“夜猫子”,“苏北小上海”盛景重现

△窑湾古镇北门

  江南古镇景区遍地,满心憧憬踏上寻访之路,却常因千篇一律的仿古建筑、过度喧嚣的商业街败兴而归。

  在水乡古镇批量商业化的今天,地处苏北的窑湾却能异军突起,成为一众古镇中的一匹“黑马”。它是如何破解“古镇困境”、呈现鲜活景象的?

  唤醒“沉睡的运河遗产”

  1400多年前,在烟波浩渺的骆马湖和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相拥处,诞生了窑湾古镇。三面环水的地理位置,使窑湾成为京杭大运河上的主要码头之一。鼎盛时期,窑湾扼南北水路之要津,“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

  不可否认的是,运河文化是窑湾古镇的核心文化。在窑湾古镇的开发中,运河文化的挖掘与保护至关重要。而修复、保护古建筑,则是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一环。

△仿古香烟卖货郎

  在全国“古镇游”热潮中,新沂市没有简单地修造一批仿古建筑、砌起围墙收门票,而是用10年时间精细打造,向人们展示古老运河商贸风情和遗韵。当地对历史建筑、环境要素逐一登记建档,实行挂牌保护。

  如今,窑湾现存明清和民国古建筑800多间,在苏、鲁、豫、皖结合部一带极为罕见,以有深巷、深宅、大院而为世人所青睐。

△山西会馆

  漫步窑湾,我们不难感受到古镇建筑的独特风格。古镇建筑融南北之精华,既有北方建筑的稳实厚重,也有南方建筑的秀雅灵巧,体现出街曲巷幽、宅深院大、过街楼碉等特色。

  窑湾古民居是明清砖木结构建筑,全镇建筑总布局根据历代军事家军屯营盘阵图而建。街巷的最大特点就是房高、街狭、巷深、地形斜,无法利用地形、天空等测判自己所在方位,所以即使是白天,游客也往往会迷路。

  窑湾街道独特,民居宅院也各有特色。历史上,水运的兴盛带动了窑湾工商业的迅速繁荣,古镇设有8省会馆和10个国家商业代办处,吸引多国商人和传教士来窑湾经商传教。移民因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建房风格自然不同,民居宅院因而各具特色。

  比如,山西人古建筑被称为“天井院”,布局严谨,门窗狭小;福建人的宅院却与之相反,不仅门窗宽大,院子前还有一道高大影壁墙;至于苏镇扬会馆及住宅,则是一派江南水乡风格。

△吴家大院

  古镇最大的宅院当属吴家大院。前门在回民街口,后门在中大街,前后四进院落。吴家大院是明式砖木结构楼房,带有福建沿海建筑风格,有防台风、暴雨功能,有防海盗门窗。吴家大院院落宽大,是窑湾其他房屋不可相比的。

  如今,古民居、古街道、古店铺、古码头、古遗存,大都已在古镇展示现实模样。它们不仅铸就了窑湾古镇的文化品位与文化内涵,也是古运河文化在民间传承的真实写照,是古镇文化最“鲜活”的存在。

  以“市”造势,打造运河文化IP

  凌晨两三点的苏北农村一片静谧,运河两侧的窑湾市集却热闹起来。朝牌、豆脑、玛糊等当地特色早点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蔬菜、水产、日用品林林总总,叫卖询价声不绝于耳。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只为半夜赶“夜猫子集”。

  运河之水奔腾不息,为窑湾古镇增添了些许水乡风味,也为小镇带来了空前繁华的码头经济。“夜猫子集”,当地人称之为“鬼市”,是窑湾繁盛的商业文化中独特的存在。

△后河夜景

  明清漕运鼎盛时期,窑湾是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南来北往的商船大多在此停靠一晚补充物资,天亮再出航。四面八方的商贩和当地居民不约而同来到这里做起买卖,“半夜开张,天明罢市”。如今,古镇的漕运繁华不再,“鬼市”成为窑湾独特的文化遗存。

  事实上,窑湾也曾一度面临 “古镇困境”:没有核心旅游产品、游客稀少,门票收入微薄……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商贸古镇仿佛渐渐被人遗忘。

△窑湾码头

  古镇的核心是文化,只有以文化为支撑,才能凸显本地特色,在古镇同质化竞争中独辟蹊径。对于窑湾古镇这个“运河商都”来说,大运河无疑是一个超级文化IP。

  思及此,窑湾古镇的管理者便以文化为抓手,激活古镇文化资源,谋求文旅融合发展。具体包括文物的挖掘、文物的保护、文艺的创作、文旅的结合等多个方面。

  如今在这里,除了看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筑、百年巷陌,还可以感受别具特色的会馆文化,以及“夜猫子集”、运河非遗文化主题街等,这些都是利用独特文化符号打造的独特旅游产品。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亲身感受原汁原味的运河古镇生活。

△窑湾战斗红色文化研学活动

  文旅产品之外,还要有更大的文化展示平台。去年8月,2020中国·窑湾大运河文化节在窑湾古镇绚烂启幕。为期60天的大运河文化节围绕运河文化,结合窑湾特色,举办了水上嘉年华、古镇寻宝、书画窑湾等系列活动,为市民及游客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至此,窑湾古镇终于找回了自己的文化核心,这颗镶嵌在千里大运河畔的璀璨明珠再次焕发光彩。

  从饮食文化窥见古镇生活肌理

△窑湾北门

  窑湾古镇自古商户林立,商贾云集,汇集八省会馆、十省五国代办处,享有 “黄金水道金三角”和“小上海”之称。因其经济发达繁荣,饮食服务行业也发展迅速,酒楼餐馆布满大街小巷和船上。

  窑湾船菜尤为特别。经过长期的发展,窑湾菜肴形成了三大系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窑湾船菜。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在船上制作、享用的菜肴,经过多年的变迁和改良之后称为“苏北一绝”。

  美食是地域文化形成的产物。窑湾自古商贾云集,十多家艺伎活动在船上,她们多来自南京和扬州,名气很高。她们用美味的湖鲜招待客人,做菜的原料就出自运河、沂河内的活鱼、活虾、活蟹、鲜河藕等,新鲜度一绝,深受南来北往船商的喜爱。

△船菜馆

  窑湾船菜与“旅游达人”乾隆皇帝也有渊源。据说乾隆皇帝有一次南巡时,路过窑湾并品尝了这里的船菜,被几道湖鲜提起了胃口,连连称好点赞,并且留下了“家有万贯,不如鱼汤泡米饭”的趣味小故事,让窑湾船菜声名远扬。

  船菜的特别,除了菜品本身,就餐环境也是一大特色。乘船于湖上,观美景尝鲜味,而后有感而发吟诗作对,不就是古人的乐趣所在吗?

  在窑湾古镇,特色美食不仅仅是当地文化传承的载体,更凝聚了当地人不能割舍的故乡情。

  多年来,经济繁荣的窑湾成就了一批有影响的富商、名人,他们走出窑湾后,使窑湾文化广为传播,南京、苏州、上海等地都建有“窑湾街”。功成名就的背后,令他们最放不下的,或许还是珍藏在古镇美食中的那一抹浓郁乡愁。(陈娴/文 窑湾古镇供图)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66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