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张梦祥
近期,我市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一些健康隐患悄然潜伏、危急病症易发。医生提醒,高温危害不容小觑,提防中暑的同时,也要小心“空调病”。
前些天,70多岁的陈大爷在农田里干活时突发晕厥,倒在沙地上。后被邻居发现送往医院,经检查系重度中暑即热射病。
无独有偶,50多岁的丁先生在车间工作时,突发肌肉抽搐,持续疼痛,当即被送往医院检查,结果也是热射病。
“从轻微中暑发展到致命性热射病,可能只需要短短几小时。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无汗高热等症状,不及时救治将导致不可逆的器官损伤。”天台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许王华介绍,每年夏天,医院都会收治不少热射病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闭门不出,也需做好防暑措施。特别是体质较弱的群体,夏季长时间待在环境闷热且不通风的室内,也容易发生中暑。
许王华提醒,如需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应定期间断性转移到通风、透气的环境下休息,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备好防暑降温药品。一旦出现中暑症状,首先要迅速从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同时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盐分。若症状长时间无法缓解,需及时就医。
高温天,“空调病”是大家关注的另一个焦点。许王华表示,这并非医学诊断上的具体疾病名称,通常是指因空调使用不当而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如鼻塞流涕、喉咙干痛、头晕头痛、乏力、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等。
预防“空调病”,就在于科学使用空调。“空调房内空气不流通,空调滤网若不及时清洗,会滋生大量细菌、螨虫。”许王华说,这些污染物,随冷风吹散到室内,被人体吸入,是诱发呼吸道疾病和过敏的重要来源。
“其次,需循序渐进逐步降温,忽冷忽热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不适。”许王华介绍,频繁出入温差过大的室内外环境,会导致血管剧烈收缩或扩张,加重心脏负担,扰乱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免疫力。
他提醒,空调温度设置在26℃左右较为适宜,避免与室外温差过大。不要让空调风直吹身体,可使用挡风板调整风向。每隔2—3小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在使用空调时还需要注意对抗干燥,及时补充水分,若有条件可以使用加湿器。一旦出现“空调病”的症状,轻微不适可通过休息、喝温水、热敷缓解,严重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