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首页>地方频道>苏州>要闻

苏州工业园区发力“人工智能+”

从央视舞台的《秧BOT》,到国产大模型DeepSeek,新春开年,人工智能的热度就居高不下。2月14日,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以“共启AI+新质赋未来”为题,为“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再添“一把火”。

苏州工业园区邀辖区内百余家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共襄盛会,一批“人工智能+”典型场景案例、市级培育大模型等亮点成果发布,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项目集中签约,20余款企业优秀产品展示亮相,集中呈现了园区人工智能领域的特色发展。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园区工业门类丰富,产业基础深厚,在落实“人工智能+”行动中,全面推进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此次推进大会上,园区29个垂直领域大模型入选苏州市级培育人工智能大模型,位居全市第一;3个应用场景入选苏州市“人工智能+”典型场景案例,位居全市第一;5家单位入选苏州市首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位居全市第一。此外,在江苏省独角兽企业,苏州市人工智能服务重点企业、应用重点企业、终端重点企业,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联合体,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验室,苏州市AI青年创业园等授牌环节,园区均表现优异,在产业支持力度上更是久久为功。

胜科纳米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第三方半导体检测分析实验室之一。凭借在电子及半导体芯片分析测试领域多元化的检测分析项目和专业精准的诊断能力,胜科纳米被誉为“芯片全科医院”。

深耕人机对话领域的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推进大会上最忙碌的企业之一。会场内,江苏省独角兽企业、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市人工智能创新联合体、市级“人工智能+”典型场景案例,思必驰均榜上有名。会场外,企业级会议麦克风音箱、AI办公本等一系列围绕智能办公会议场景的自主品牌产品,也令与会者惊叹AI赋能的便捷。

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园区近年来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创新政策举措,聚焦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模型、工业软件、机器视觉、语言计算、具身智能等领域为重点,着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快速发展,从无到有打造出一片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地和产业集聚地。

锚定“自主创新”,园区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过程中,持续推动技术攻坚和成果转化,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历经多年培育,园区在大模型领域,已有思必驰、同程、清睿、智慧芽等创新领军企业;在工业软件领域,拥有浩辰软件、同元软控、千机智能等国内领先企业;在具身智能领域,既有汇博机器人等“老牌健将”,又有优理奇等实力新秀。与此同时,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产业生态持续优化。截至目前,园区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相关企业数超1800家,产业规模已突破千亿级,并成功创建江苏省信创先导区、江苏省软件名园、江苏省工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区。

下一步,园区将按照上级部署,全面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聚焦新兴赛道,不断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打造,加速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赋能赋智赋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高地和重要集聚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9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