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

首页>地方频道>湖州>要闻

一座古村“牵手”27所院校

  寒冬腊月,不是旅游佳季。然而,吴兴区八里店镇的潞村村却人流如织:打卡吴兴县第一区农民协会纪念馆,学习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教育;探访“世界丝绸文化之源”钱山漾遗址,体验丝绸文化、触摸城市文脉……全国各地高校冬季研学游陆续展开,潞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研学团队。
  “截至目前,我们村已经和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等27所院校‘牵手’,在谈意向的学校也有9个。”还没踏进村委会办公室,村干部慎旭明就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村里的新变化,“光去年一年,村里就到访过2万名研学师生,等农历春节的时候,估计还会更热闹!”
  不过,搁在几年前,潞村的研学可没这么“吃香”,也经历过门可罗雀的冷清尴尬,特别是和周边不断走红的美丽乡村相比,村庄发展明显慢人一步。“运用好先人给予的宝贵财富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摸不准发展方向,文化底蕴再深厚也没有出路。”慎旭明说,遇难则思变,随后村两委和镇上的联村干部找到了浙江乡村旅游研究院的专家“取经”。
  大家经过多轮调研和反复商量,琢磨出个路子——搞研学!“有‘世界丝绸之源’这块招牌,又有‘世界乡村旅游小镇’的区位优势,村口就能上高速、以后还能通高铁,研学市场广阔,还有镇上给大家撑腰,不信村里发展不起来。”在村里的研学新业态招商会上,镇党委委员张汝敏带着村两委班子拍了板。
  可对村民来说,“研学旅游”是个新词,研学到底怎么搞?大伙心里没有谱。为打消顾虑,村委会自掏腰包,租了三辆大巴,把村里80多人拉到发展研学旅游的安吉余村、德清五四村等地看变化、算收益。
  “最开始是湖州本地学校,我们陆续和湖州师范学院、湖州学院、湖州职院、湖州二中、爱山小学等校结对,后来又借助乡贤、企业家的资源优势,和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慎旭明说。
  几番尝试,村民心里有了底,潞村各类研学项目陆续上马。为丰富研学内容,去年村里请来了区委宣传部文化文艺科当帮手,以“文化”为主题精心设计了研学路线,从低年龄层逐渐覆盖至全年龄层,还按照节气和民俗每月举办活动。一段时间下来,形成了读书沙龙、古琴雅集、手作工坊等10余种研学活动。
  催生研学热的同时,村里的业态也丰富了起来。目前,村里有《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绣娘工坊、钱山漾陶艺手创中心等26个研学项目串点成线。去年,累计开展各类研学活动百余场,帮助拉高农家乐、民宿等人气,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过600万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3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