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夜,圆月高悬,家人围坐,闲话家常,美好团圆的画面在我国已传承千年。中秋起源于何时?嫦娥奔月、金蟾玉兔、吴刚折桂的古老传说是如何流传演变的?赏月的同时,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中秋的冷知识吧。
“中秋”最早可追溯至先秦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记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而对于中秋节的形成,基本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古人对月亮的崇拜与“月祭”仪式,周朝“月祭于坎”,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月神又被称为“西王母”。秦汉时期这种仪式仍是皇家重要制度之一,随后北魏、隋唐以至明清都有在秋分祭月的仪式。同样,祭月活动不只是对自然的崇拜,也与农耕社会下丰收的节气息息相关。
魏晋时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文人雅士赏月饮酒、对月吟诗的记载也逐渐增多,但此时赏月的时间并没有“八月十五”这一具体节点,“中秋”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节日,而是代表秋季的第二个月份,即“仲秋”,在诗中也多用来表示“秋天过半”的意思。魏晋赏月的风俗到了唐代愈发兴盛,唐代的文人阶级对于“月亮”的崇拜和欣赏更是体现在诸多诗词之中。而对于中秋节起源,基本上也是从唐代开始,主要是认为唐代中秋玩月诗众多,因此唐代文人已把八月十五看作一个有一定意义的独立日期。
而中秋节真正作为一个节日被大众百姓所重视是在宋代的时候,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赏月”这一风俗增添了许多娱乐活动,中秋时节的娱乐习俗自上而下建立起来。至南宋时期,宋宁宗赵扩颁布假宁令,文武百官休假一天。至此,“中秋节”才作为一个独立的节日,并在时代的更替中一直延续至今。
嫦娥奔月传说几经改变
关于“嫦娥奔月”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汉刘安编著的《淮南子》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在这个神话传说中,嫦娥的丈夫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了一颗不死灵药,但却被他的妻子嫦娥偷走了,嫦娥吃了灵药后,飞去了月宫变成了一只蟾蜍。
自汉代以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不断被人们增添自己的理解,并最终形成了最为流行的版本:后羿从西王母处求来长生不死之药,被逄蒙知道了。逄蒙就去后羿处偷窃,被嫦娥发现,逄蒙便想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才吞下不死之药,飞上了月宫。由于她眷恋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月仙。后羿知情后悲痛欲绝,他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突然发现天空中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于是便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这天正是八月十五。
从此以后,百姓纷纷在这一天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团圆吉祥,拜月的中秋节渐成民俗。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绚丽的色彩塑造了美和善统一的嫦娥,让她做月亮的形象代表、人格化身,这是审美提升的结果,也是文化选择下的创造。
唐朝时才有吴刚伐桂
早期神话传说中,月宫是很冷清的,只有嫦娥与玉兔、蟾蜍,所以李白《把酒问月》诗曰:“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玉兔捣药的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上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只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制成蛤蟆丸,服用此药丸可以长生成仙。
到了晚唐,月宫中又多了一个人,即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上,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月亮也因此有了“桂宫”“桂魄”的别名,“蟾宫折桂”也由此而出。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伟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