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南通三千名跨区作业农机手克服疫情困难追丰收

  7月5日,家住如东县河口镇的农机手陈学文,把收割机开上新购置的货车,匆匆赶往江西吉安收割水稻。

  丰收季节,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中,南通近三千名跨区作业农机手带着收割机具出发了。他们被称为“现代麦客”,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收完北麦收南稻。尽管遭受疫情困扰,他们没有停下追丰收的脚步。

  “外地的老朋友等我帮忙”

  52岁的葛军是如东县最早的一批跨区作业农机手,今年是他参加跨区作业的第22个年头。

  每年6月,葛军回老家收种。7月1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丰利镇龙口村,为当地老百姓机插秧。插秧机驶过处,一行行整齐的秧苗,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回老家前,葛军先后在本省连云港、宿迁等地开展跨区作业。他像一只候鸟,追随着不同地区收种季的差异,一直奔波在路上。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没有再往北走,4月就返回了本地,帮着本地的农民收种,等7月中旬准备再往南走,一路到福建等地开展跨区作业。”葛军告诉记者,受到疫情影响,今年活动范围小了一些,也会主动避开有疫情的地方。

  和往年相比,需要准备的工作更多了。农机手需要提前重新选定交通路线,仔细研究各地防疫政策。考虑到今年疫情特殊性以及油价成本攀升,更多是中短途作业,一些农机手甚至放弃跨区作业。

  20多年前,葛军开始从事农机跨区作业,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带着一帮人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当初一同出去闯荡的“麦客”,坚持下来的已经不多。这么多年来,葛军结交了一批老客户,每到收获季节,会等着他前去收割播种。

  “挣多挣少不是那么重要了,几十年的老朋友们等着我去,总要帮个忙的。”葛军能将机损率控制在5%这样一个极低的水准上,老朋友们信任他的技术。

  “靠短视频拿下千亩订单”

  曾经的“麦客”,每到麦收季节,便走出家门。他们结伴而行,在没有实现机械化收割的年代里,靠着一把镰刀挣得一些辛苦钱。而今的“铁麦客”,装备提档升级,驾驶大货车,载着收割机,浩浩荡荡出发,收割全国各地的粮食。

  钱进是如东县跨区作业一支队伍的领头人,他今年36岁,属于这个行业里的年轻后辈。

  每年从4月份开始,钱进就会带着他队伍里的20多号农机手,载着数十台收割机和插秧机出门,进行收割和插秧作业。队伍往北到东北,往南则活跃在广东广西等地,每年在高速公路上的行程超过两万公里。

  疫情期间,为了不影响收割播种计划,队内特别规定了“三不”原则,即“不住宾馆”“不上饭店”“不聚餐”。吃住都在货车上,每到一地,彼此不照面,避免疫情出现全队“遭殃”。“如果因为防疫措施不当而被隔离十天半个月的,完不成订单,客户如何交代?回去如何交代?”钱进说,正因为队员们严格遵守防疫规定,今年他们队伍的麦收进度没受影响。

  在枯燥单调且辛苦的收割作业中,钱进拍摄制作了一些短视频,发到网络平台,诉说新时代年轻“麦客”的故事。上个月,南京一位客户看了短视频,主动联系他前去作业,他因此获得了一笔一千多亩的订单。

  钱进表示,如今是“互联网+农业”的时代,将来还要成立现代化专业合作社,通过“网约”模式跨区作业。

  “暖心服务让我走得更远”

  走进农机手陈学文的家中,一台新购置的联合收割机放在屋口。鞋柜上,摆着很多双沾满泥土的旧鞋。

  一身泥巴,汗出如浆,顶着炎炎烈日收割播种并不轻松,对于陈学文这样虽已54岁却只入行四年的“新人”来说,更是不易。

  “我以前是宰羊卖肉的,宰羊有季节性,一般冬季比较忙碌。4年前一个偶然机会,接触到了跨区作业,发现正好能与自己的老本行错开时间,于是决定加入这行。”陈学文指着屋子外面的联合收割机介绍,在农业部门的帮助下,目前业务扩展到了山东青岛、河北唐山等地。

  “跨区作业很辛苦,尤其是今年以来,油价上涨导致利润空间不断压缩。”陈学文坦言,跨区作业这行不好做,但好在政府给了一定的补助,减轻了压力,像他新购置的两台收割机,分别补贴了4.2万元、1.3万元。

  今年上半年,全国多地暴发疫情,跨区作业更加困难。令陈学文感动的是,出征前,本地相关部门送上防晒服、口罩、矿泉水等防疫和生活物资,并多次联系、提醒农机手合理安排路线,遵守防疫规定;同时,帮他们积极申领跨区作业证,让他们成为今年全市第一批拿到证的农机手。出征后,不少地区开通农机转运绿色通道,并设置接待服务站,发放有藿香正气水、手套、毛巾等物品的“爱心大礼包”。

  这些天,南方的水稻开始成熟,在南通老家短暂休息的“麦客”们,又匆匆踏上南下旅途。 (记者 丁威程)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85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