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江苏高校代表委员热议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原标题:改革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我们邀请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和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共话高校如何承担起培养创新人才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双重使命。

  主持人:请两位首先谈一谈高校如何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有所作为。

  熊思东:高校应抢抓知识更新迭代的机遇,将学术探索和服务国家战略相融合,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用高起点研究领航科研航母,力争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产出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

  苏州大学以纳米学科为核心,依托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等传统优势学科,打造“物质科学与工程”学科群,重点推进纳米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近年来,这一学科群在光催化分解水研究、抗肿瘤纳米药物、超大口径衍射光学元件、大幅面微纳柔性制造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攻克一大批“卡脖子”技术难题,相关原创成果运用于“神舟”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施卫东:高校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主战场,必须对症下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力气,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下好先手棋,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力度,着力增强自主创新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南通大学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地方发展规划,发挥学校优势学科特长,建立类型多样、形式新颖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教育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等一批高端科研平台,围绕人民生命健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开展技术创新、决策咨询等研究,并形成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主持人: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请介绍一下学校有哪些举措?

  熊思东:苏州大学围绕“打造一个特区、建设两个平台、加强三个引导”,推动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以及产业化,以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模式为着力点,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打造一个特区,学校实验室建到地方,引导师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共同把校地研究院建成学校在地方产学研创新的特区。建设两个平台,即重点打造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加强三个引导,即引导学科产业对接、引导科研阵地前移、引导国际技术转移。

  施卫东:南通大学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形成服务地方工作处、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三位一体”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构建协同创新、转化孵化载体“一体化”的成果转移转化环境。学校依托高端科技创新载体,组建一批跨学科研究机构和研究基地,共建一批面向地方和行业需求的应用型研究机构和面向区域经济的服务型研究机构,产生一批可供转化的应用技术成果,在助力地方企业技术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同时,有效推动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的转移。

  主持人:在人才培养环节,学校有哪些创新?

  熊思东:苏州大学坚守育人初心,强调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人才培养上,坚持用价值体系“育”、用知识体系“教”、用创新体系“做”,让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最终成长为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拥有完善的知识体系、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优秀人才。

  学校还实施一流本科行动计划,打造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教学团队和一流本科课程;促进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提升学生课堂获得感,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施卫东:南通大学坚持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以培养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时代英才为己任,加强校校协同、校企协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着力打造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成立“南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协调校内校外多方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条件和便利。学校辟出专门场地,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各学院有专人指导、专有空间供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实验室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和“大学科技园”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孵化期免费使用。学校推进“创新课程”与“课程创新”工程,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主战场”。

  主持人:在进一步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积极性,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方面,学校有哪些好办法和好建议?

  熊思东:苏州大学积极打通政策执行中的“堵点”,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激励机制,加大激励力度,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按照“应放尽放”原则落实“放管服”,激发创新动力。建立科研人员分类考核评价机制,释放创新活力。根据学科和科研成果的不同性质建立科研人员分类考核评价机制。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增强创新合力。结合国家最新政策,进行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的探索,推动收益在学校与完成人以及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之间的分配,科技成果转化后,所得净收益的80%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人。我们还将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移转化收益比例,同时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完成人的奖励力度,增强科研人员促进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施卫东:南通大学着力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制度,破除“唯论文、唯项目、唯学历、唯帽子、唯奖项”的条框藩篱,实行分类指导分类评价,让想干事能干事的科研人员走上更加宽广的舞台,开辟助力人才发展的“快车道”。

  建议在为科研人员营造更加宽松的科技创新环境上下功夫,减少不必要的中期报告、中期检查、现场督查,避免在项目进行中填报各种各样重复的表格。在科研经费管理上,改变以往项目制管理科研经费的模式,在严格审查项目可行性的前提下,全面推行经费包干制,给予科研人员更加充分的信任,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同时,进一步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的生活待遇,帮助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让科研人员的生活更加“体面”。(王拓 陈月飞)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29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