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昆山赴沪推介:从“对接”到“融入”一词之别有何深意

  原标题:昆山赴沪推介:从“对接”到“融入”一词之别有何深意

  12月11日,在上海最繁华地段、东方明珠塔下,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七楼被昆山“包场”了。

  当天下午,2019昆山融入上海合作发展推介会在这里举行。来自上海相关领导、国企、金融机构、内外资企业和媒体代表出席活动,昆山市“最庞大领导阵容”——市四套班子领导、各区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尽数出席,会场一座难求。

2019昆山融入上海合作发展推介会举行。 本文图片均为昆山市委宣传部提供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注意到,与之前昆山市赴上海招商推介时常用的与“对接上海”、“接轨上海”不同的是,此次活动的主题词赫然出现了“融入上海”一词,看似不经意的微妙变化,实则有一定深意。

  “上海与昆山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业缘相融,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合作基础。”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徐逸波在致辞中表示。

  在回顾上海与昆山的紧密关系时,徐逸波说,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上海、昆山联营建厂,一批上海籍的“星期天工程师”奔波于沪昆两地,解决技术难题,为昆山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0年代,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机遇,给昆山的发展带来了人才和资金,为昆山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支撑。

  徐逸波说,国内首条跨省轨道交通线上海轨交11号线的开通运营,开创了轨道交通跨区域运营的先河,不仅加速了沪昆两地亲密融洽的关系,也提升两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上海和昆山共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昆山与上海各项合作不断拓宽和加深。”徐逸波表示,双方以交通互联互通为抓手,以共建产业体系为重点,以公共服务共享为支撑,实现了交通互联、产业协同、资源共享、生态共保的良好局面。

  “对接和接轨是一个过程,融入实际上已经有了结果。对接是有界限的,而融入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毫无界限。”在回答澎湃新闻记者的提问时,昆山市发改委主任秦珊珊表示,沪昆同城一体化实际是融入的过程,具体表现在:过去主要是要素从上海单向流向昆山,现在实现了要素的双向流动。“我们将在其中唱好自己的戏,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这一活跃增长极贡献昆山的力量。”秦珊珊说。

  据秦珊珊介绍,过去昆山更多的是讲接受上海的辐射和带动,如今昆山有能力更好地服务上海。沪昆两地同频发展的状态可以用“通”“融”“赢”来概括。在她看来,沪昆两地已经实现道路相通、心灵相通,在产业合作、民生发展、城市建设的方面实现共融,两地的发展正呈现出“共赢共生”的良好态势。

  作为临沪“第一站”的昆山,目前在深度融入上海方面已取得不小的进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7条省界“断头路”已贯通,苏州市域轨道交通S1线加快建设,未来将连接上海11号线。推进沪昆通勤列车运营“公交化”,开通首列昆山始发到上海的高铁,等等。

  在产业科创融合方面,昆山市委书记杜小刚介绍,昆山全面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运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昆山分中心、对接进博会服务中心等重点载体,参与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率先开展沪昆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

合作项目签约。

  在12月11日下午举行的推介会上,昆山市政府还与上海张江实验室启动合作,将昆山超算中心的算力资源拿出来与张江实验室共享共用,为张江实验室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等产业提供算力服务和平台支撑。

  “融合意味着沪昆两地关系得以升华,同时两地的发展落差也在缩小。”秦珊珊对澎湃新闻说。

  有意思的是,在“融入上海”的新提法下,昆山正努力从上海引入高端资源要素,实现自身的错位发展。就在此次推介会上,共52个上海高端资源要素合作项目与昆山签约。其中,金融领域合作项目5项、社会领域合作项目9项、总部平台项目12项、国资领域合作项目10项、招商服务中介机构合作项目10项、科创载体合作项目6项。(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38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