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徐盐铁路:“拼”出来的铁路,“争”出来的速度

  原标题:媒体披露徐盐铁路幕后:“拼”出来的铁路,“争”出来的速度

  

  本文图均为 盐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图

  还有一个多月,苏北人民期待的徐宿淮盐铁路(简称徐盐铁路)就要开通了。这条铁路,其串联起徐州、宿迁、淮安、盐城等江苏北部的多个城市,故有“苏北金腰带”之称。

  11月5日,江苏盐城的党媒《盐阜大众报》在头版头条刊发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披露这条铁路修建背后的诸多幕后故事,该线路的走向设站、时速设计变化等诸多细节也渐次浮出水面。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盐城被纳入这条铁路建设范围,其争取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此外,这条铁路的淮安至盐城段,其设计时速最初也只有160公里,后来在盐城等多方面一再争取,铁路的时速才提高至250公里/小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铁”。

  也正因为上述原因,盐城市委市政府的官方发布平台“盐城发布”推出的相关文章,标题就是《盐城人“拼”出来的铁路、“争”出来的速度!》徐宿淮盐铁路示意图

  徐宿淮盐铁路示意图

  徐宿淮铁路,最初与盐城无缘

  时间拉回到2008年,徐州、宿迁、淮安三市联合委托中铁第五设计院研究“徐宿淮铁路”方案。这个建设项目后来纳入《长江经济带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据《盐阜大众报》披露,当年的铁路修建规划中,并没有把盐城纳入其中。

  这是因为盐城境内已有了客货兼运的新长铁路(江苏新沂至浙江长兴),也有了设计时速为200公里的新建连(连云港)盐(盐城)铁路。当时铁路部门认为,没有必要在苏北地区规划新建“X形”铁路。于是,决定缓建连淮线、淮盐线。

  据《盐阜大众报》报道,但盐城认识到拥有一条高铁对于盐城发展的机遇和重要性,于是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积极向上争取”。并解释称,盐城铁路发展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线路里程少、等级低,仅有一条普速铁路,与外界联系相当不便,明显制约区域的发展。

  为了实现“高铁梦”,盐城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北上南下,多方奔走,对接争取”,准备了很多汇报材料,也做了很多套建设方案,协调会、汇报会、评审会开了无数次……

  2011年,江苏省发改委、省铁路办经过调研之后,将宿淮铁路方案研究范围延长至盐城,“徐宿淮盐铁路”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徐宿淮盐铁路正式进入盐城境内

  徐宿淮盐铁路正式进入盐城境内

  时速从160公里提至250公里,发生了什么?

  2012年6月,国务院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统筹研究,支持老区发展。此后,江苏省铁路办正式以“徐宿淮盐铁路”的名称,委托中铁五院开展可行性研究。

  铁路线路延长至盐城已是“板上钉钉”,可问题来了。在淮安至盐城段的技术标准上,曾出现“对新长铁路复线电化改造,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的意见——这意味着,从淮安通过盐城的这段铁路,仍要走传统的新长铁路(客货兼有)路线,且时速仅有160公里/小时。

  但淮安到盐城段的铁路,其规划标准显然低于“徐宿淮”这一段。《盐阜大众报》披露称,时任盐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着急”了,为此,他们多次到国家发改委、中国铁路总公司和江苏省委省政府汇报争取,向上争取将“淮安至盐城段”铁路与“徐宿淮铁路”能够“统一规划、同一标准、同步建设”。

  盐城的声音得到了回应,国家发改委、中国铁路总公司和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对此十分重视和支持。2013年8月,新成立不久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原则同意徐宿淮盐铁路全线同步上报。

  这一次争取的结果是,淮安至盐城段铁路确定为时速200公里、客货兼顾。 但是,时速200公里尚未达到高铁的标准,怎么办?

  据《盐阜大众报》披露,盐城于是继续向上阐述其区位之重要,即地处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加快振兴苏北发展战略的交汇点。另外,徐宿淮盐铁路全线一次性建成客运专线,对江苏省来说也是构建城际铁路网的有利机遇。

  终于,2015年1月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向国家发改委发函,明确徐盐高铁淮安至盐城段新建客运专线。这意味着,盐城至淮安段铁路时速提高到了250公里。

  很快,国家发改委批复徐宿淮盐铁路立项。不久,盐城市委、市政府成立铁路建设指挥部,相关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2015年12月28日,徐宿淮盐铁路全线开工建设,江苏铁路的“金腰带”进入编织阶段。这条高铁线路,也创造了当年立项、当年设计、当年开工的国内高铁项目建设的新纪录。

  根据规划,徐宿淮盐铁路自京沪高铁徐州东站引出,经睢宁县、宿迁市、泗阳县,经淮安市、阜宁县、建湖县至盐城市,全长约316公里。

  江苏铁路系统人士表示,今年12月徐盐高铁建成通车后,将缩短苏北到达南京、上海的时间,使苏北真正意义上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也有助于减轻京沪高铁最繁忙的南段车流。(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28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