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创新赋能催生产业新图谱 泰州海陵区焕发新生机

  原标题:创新赋能催生产业新图谱 泰州海陵区焕发古城新生机

  “依托东部智创新城的‘人才之家’和西部智动新城的‘爱情公寓’,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系统性服务;对列入国家、省、市级人才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利用与银行合作的‘人才之星’业务平台,创造投融资机会,最高可提供500万元信用授信。”近日,泰州市海陵区对外发布“人才丈母娘”留才工程六大服务指南,为海陵“主城复兴”提供人才与科技保障。

  “省委全会发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海陵区将跨出千年城河,回答好‘建成一个什么样的海陵留给未来’这个总命题,勇担主城区复兴使命。”海陵区委书记陈翔说,今天的海陵迎来新一轮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大跨越的时代浪潮,全区上下要高点定位,努力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区、精致城建风貌区、社会治理首善区、民生幸福先导区,让千年古城焕发新生机。

  创新赋能,催生城市产业新图谱

  久郡智能装备产业链、5D智造谷、电竞运动产业基地等5个10亿元级项目上半年签约落户,主导产业进一步集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3.7%,排名全市第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升到52%,排名全市第二。

  今年年初以来,海陵经济发展交出一份可喜的成绩单:全区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92个、新开工25个、新竣工23个,竣工项目完成率全市第一。去年海陵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为98.6%,排名泰州第一,与苏锡常等地基本持平。

  海陵区区长孙群告诉记者,泰州市明确海陵主城区“核”的地位,“我们要跳出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不断聚集优质要素、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构建城市经济新高地。”

  化工一度是海陵的支柱产业,可作为主城区,对化工产业的环保要求更高。该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48家化工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同时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全球有影响、全国有位置”的地标产业来培育,努力用新能源项目的“加法”对冲石化企业的“减法”,实现传统石化产业向新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

  如今,与海陵西北化工区一河之隔的新能源产业园初现规模,已引进总投资80亿元的隆基乐叶等一批龙头企业,集聚智航新能源、春兰清能等关联企业21家,在建新能源亿元以上项目11个,产业规模突破百亿元。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年产2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及2GW太阳能单晶组件项目,每年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亿元,企业单晶PERC电池片及组件转换效率累计11次刷新世界纪录。

  为推动新能源地标产业加速崛起,海陵力促太阳能光伏板块做强链条、动力和储能电池板块做长链条、新能源汽车领域延伸链条;力推新能源产业园、九龙镇和罡杨镇融合发展,创建省级智慧动力小镇和省级高新区。

  丰富文化内涵,升级城市品质

  一弯曲径,几抹花红,山石点缀,乔木错落……每天清晨,海陵城北物流园区居民王小华都习惯到家门口的技校河边走一走。曾经远近闻名的“垃圾河”,如今变成水清岸绿的风景线,沿河散步给他带来一天的好心情。这两年,海陵市民身边多了不少绿意盎然的好去处。

  作为泰州主城区,海陵老城区抢抓市区一体化改革机遇,实施“老城复兴”“老城繁荣”工程,不断丰富城市气质和文化内涵,推动城市品质再升级。

  海陵持续开展“微循环、微整治、微添绿”行动,以绣花功夫完善城市功能,争取用三到四年时间实现所有道路污水管网全覆盖、所有居民小区雨污分流全覆盖;打造街区商业“微地标”、邻里互助“微服务”、名人故居游园“微记忆”等“新三微”,塑造独具一格的城市面孔。

  从车水马龙的海陵路,踏进古意盎然的钟楼巷,老井、老宅、老树……老泰州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既是一个古老的社区,史料记载已有700余年,更是一个时尚的现代社区,工艺品工作室、影吧、咖啡屋等上百个文艺清新的小店,正在巷弄里生长。据了解,钟楼社区近年来成立钟楼巷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商家联合工会、物管委员会等,为小巷创业者提供证照办理、员工招聘等一揽子服务,被省人社厅认定为“省级创业型社区”。

  秉承“城市建设也是文化建设”的理念,海陵把修复历史文化遗存作为“硬指标”,近年来推动实施南山寺、北山寺、省泰中旧址、泰山岳庙等各类文物建筑的保护修建,打造陋轩园、凤翰园、探花园等40多个文化游园。同时,力推传统文化进校园,开展经典诵读、戏曲、非遗等的宣传普及与体验实践活动,给城市增添更多文化气息。

  跳出“城河思维”,共建魅力海陵

  作为老城区,海陵水城相依,在受到城河保护的同时也往往让人安逸满足,形成习惯性的“城河思维”。进入新时代,区委区政府聚焦“建成一个什么样的海陵留给未来”这一总命题,引导人们跳出“城河思维”,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气度迎接未来。

  今年以来,海陵区进一步强化片区系统思维,致力优化布局、拓展空间、盘活要素,加快推动主城复兴。“泰州市委提出建设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总体方案,加快推进市区一体化改革,海陵的发展空间将得到极大拓展,地域优势进一步强化。”陈翔认为,海陵要从两个层面放大地利优势:对外“深耕上海、科创赋能”,推进与上海专业园区的深度合作,探索共赢共建共享机制;对内“复兴主城、五向发力”,谋划打造“东部产城融合带、南部都市经济圈、西部工业大走廊、北部生态后花园、中部历史文化展示区”的发展新格局。

  为此,海陵区明确提出,统筹谋划、联动发展,聚力打造东部智创新城,把高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3D打印和文化创意作为主导产业,通过培育新城,在海陵与姜堰之间形成产城融合的区域板块,打造成海陵的产业高地、生态高地、文化高地、宜居高地。

  围绕构建彰显历史文化的城市空间体系,海陵努力把分散在老城核心区、稻河草河卤汀河沿线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起来,着力建设“亲水亲文的滋润之城”;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打造北部“文化旅游集聚区”;整合北部生态农业带资源,加大招引高端农文旅项目力度,加快推进中荷精准农业园项目,努力打造市民休闲旅游新地标。(郑焱 顾介铸 赵晓勇 韩林 赵璐)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90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