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

首页>地方频道>丽水>要闻

央视聚焦丽水为动物“让路”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近日报道了《中华秋沙鸭连续十年飞来越冬》的新闻,聚焦九龙国家湿地公园20只中华秋沙鸭在丽水度过一个个温暖冬季的故事。

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十分稀少,被誉为鸟类中的“活化石”。它的种群对生存环境,尤其是水质极为挑剔,喜欢生活在开阔干净、水质清澈的山区河流、水库环境里。中华秋沙鸭还是直接反映水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又有“生态环境风向标”和“水域生态环境的生态试纸”之称。

面对央视镜头,丽水市鸟类生态保护协会副会长李烜这样介绍:“2014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首次发现7只中华秋沙鸭,当时(大部分)可能还是幼鸟。幼鸟长大了以后,把它们的后代也一年一年带回到丽水,今年已经是第十年。”

2022年底开工的大溪治理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给每年10月至来年4月来到九龙国家湿地公园越冬的中华秋沙鸭的栖息与生存,造成了威胁。丽水市检察院收到代表建议及公益诉讼线索后,为预防性保护中华秋沙鸭越冬栖息地,决定以事立案。

丽水市、莲都区两级检察院就如何预防性保护中华秋沙鸭越冬栖息地两次召开磋商会。根据专家论证,大溪治理提升改造工程设计方案中的滨水步道、通道改造部分,直接涉及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内中华秋沙鸭栖息的沙滩,施工将导致缺少树林屏障或过多人为活动,将对中华秋沙鸭栖息地生存环境造成影响,迫使中华秋沙鸭转移栖息地。磋商会就涉栖息地段工程路线变道、项目裁减等问题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

目前,丽水市已重新提交涉中华秋沙鸭栖息地段工程新的编制规划,在绿道设计中绕开了中华秋沙鸭越冬期间的栖息地,并通过缩减绿道宽度、增加生态屏障等,为动物“让路”。

此外,中华秋沙鸭过冬期间,需要进食一些小鱼小虾。丽水农业农村部门获悉后,还加大在这一个区域的鱼苗、小虾放养放流量,适度满足中华秋沙鸭过冬的需求。2023年的冬天,中华秋沙鸭再次“如约”飞回到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在中华秋沙鸭看来,这里的一切似乎都没有发生变化,但在远处,已经有了更多的人在默默守护着它们。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6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