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以老带新”传帮带 薪火相传助成长

台传媒通讯员许一帆 曹玲琳

近年来,天台法院将“导师帮带”机制作为队伍建设的抓手之一,让经验丰富的老法官带教年轻干警,教导实战经验。这既解决了新老交替问题,也培养了一批能力强、作风正的年轻干警。

在真实案件中学调解

这个“帮带”可不是光讲理论,课堂就设在法庭和调解室。年轻干警的成长,是从实实在在参与案子开始的。

法官助理小曹刚从执行局调到审判业务部门,面对五花八门的民商事案件和复杂的法律关系,一开始心里特别没底。

有个案子,一位年轻的妈妈陈女士,因为发现孩子身上有不明淤青,就在网上发帖指责了学校,引发学校名誉权诉讼。案子看起来不大,但涉及网络影响和孩子权益,处理起来并不容易。

小曹回忆说,书本上学的调解技巧,真碰到当事人情绪激动,好像就不太管用了。

好在她的导师是一位有着30多年审判经验的老法官周方锐。周方锐没有直接告诉小曹怎么做,而是带着她一起调解。

他先耐心听陈女士讲她的担心和委屈,理解她作为妈妈心疼孩子的心情,用共情的话打开了僵局。接着,他温和地提醒陈女士,在网上发帖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引导她更理性地看待这件事。

聊着聊着,陈女士自己也承认,其实没有证据证明是学校造成的,主要是对于对方处理问题的态度不满意才发帖。

最后,陈女士删除了网上的不当内容并公开道歉,学校也撤回了赔偿要求,双方在调解室握手言和。

这让全程参与的小曹感触很深:“看着他们从针锋相对到互相谅解、握手言和,我真正体会到了调解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在细节里培养好素养

导师帮带,不仅是教方法,更在日常点滴中培养年轻人严谨的工作作风。

周法官对文书质量要求非常高,无论是写判决书还是发通知,从引用哪条法律更准确,到语句表达是否严密,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要求“学生”反复琢磨,做到没有漏洞。

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小曹等“学生”也慢慢养成了精益求精的习惯。

让小曹特别感动的是周法官处理一起离婚案时对孩子的细心。为了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伤害,他特意选了个安静的地方,轻声细语地和孩子聊天。当孩子因为害怕掉眼泪时,小曹看见这位办了一辈子案子的老法官,也红了眼眶。

“那一刻我明白了。”小曹说,“法官的心不是越磨越硬,‘让法律有温度’体现在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当事人的小细节里。”

在天台法院,像小曹这样跟着老法官成长起来的“新人”还有很多。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对细节的重视和人文关怀,正是老法官们传递给年轻干警最宝贵的职业精神。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7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