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风雅汇

江南春意闹,赏梅正当时,古代江苏诗人这样咏梅花

  眼下,江苏各市的赏梅佳处,如南京的梅花山、苏州的光福、徐州的龟山、无锡的惠山等,梅花怒放,游人踏春赏梅。从六朝开始,江苏人就有赏梅传统,历史上的江苏也诞生了大量和梅花相关的诗作。从中撷取十首,让我们在诗词的韵味中感受暗香浮动,枝头春意闹。

  南北朝时,北朝文人陆凯和长期在南京生活的著名学者、《后汉书》作者范晔是好朋友,虽然二人各自服务的政权长期敌对,但他们常常暗自通信,倾诉思念之情。一个早春季节,陆凯想念范晔,托人给范晔寄去一封信,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赠范晔》诗: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有意思的是,信中还夹带了一枝梅花。当时,范晔跟随檀道济北伐,正在北方,因此诗中的“陇头人”是指范晔。陆凯虽是北方人,却深知江南人赏梅的风雅习俗。他说道,早春时节,江南还没有什么好物产,因此,按照你们江南人风俗,赠送你一枝梅花,相当于把整个春天都送给了远离故土的你,为你带去了春的消息。《赠范晔》虽然不是写于江苏,却生动反映了六朝时期江苏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而“一枝春”后来也成为了梅花的代名词。

  南朝刘宋时的文学家鲍照青少年时期住在京口(镇江),成年后长期在建康生活,他写过一首著名的《梅花落》: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鲍照写道,自家庭院中有很多杂树,但他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这是因为梅花能在寒霜中开花,能在寒露中结果实。有些花也能在春风中摇荡妩媚,但如果在寒风中,却一定会飘零掉落,而不像梅花那样有耐寒开放的本质。

  和其他常见的咏梅诗不同,南朝陈时的文学家谢燮的《早梅》则以梅喻人,感叹自己的命运: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在诗中,谢燮赞美了梅花的不惧严寒,并且成为一年之中百花中最先开放的花。他将梅花拟人化,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唯恐引不起别人关注的愤懑。

  北宋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南京生活了几十年,他写过一首脍炙人口、曾被收入课本的咏梅诗《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由诗意可知,王安石所写的梅花并非红梅,而是洁白如雪的雪梅,不畏严寒,傲然独放,同时又散发出幽幽的暗香,告诉人们这不是雪而是梅花。一般认为,此诗写于王安石罢相,隐居钟山之时。梅花凌寒傲骨的高洁品格让王安石产生了共鸣,他也希望自己像梅花那样,在逆境中不惧困难,坚持操守。

  南宋时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在江苏的南京、镇江等地留下过足迹。在南京,他和友人叶衡曾同游紫金山(蒋山),后来他写下了《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寄给叶衡: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辛弃疾写道,他独自站在紫金山饮酒,眺望苍茫大地,想起了好友叶衡。曾经,两人曾经一起在钟山踏雪寻梅,留下了美好回忆。由这首词可知,至少在南宋时期,文人们就有在冬末春初来紫金山赏梅的风雅习俗。

  出生于今天南京市浦口区境内的南宋状元张孝祥曾担任过建康(南京)知府,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留下了一首咏梅的佳作《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张孝祥描绘了一幅雪夜赏梅的美丽图景。白雪、明月、寒梅,三者缺一不可。去年三者兼具,今年没有下雪,只有月光和寒梅,多少有点令人遗憾。

  南宋时另一位著名诗人范成大是苏州人,长期隐居石湖,有大量诗作存世。他的咏梅小令《霜天晓角·梅》是这么写的: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这首小令中并没有直接写“梅”字,却借梅抒情。是春寒料峭中,梅花带雪,脉脉含情。接下来却笔锋一转,由萧疏的梅花抒发愁绪,吐露自己孤寂冷清的心情。

  明代初年的苏州人、著名诗人高启酷爱梅花,曾一连写了九首《咏梅》诗,这里录其一: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高启《咏梅》组诗的特点,是巧用典故,将梅花人格化,生动刻画梅花的性格。这首诗中,他将梅花比作山中高士,林下美人,品质高洁、气质出众。在他看来,梅花组成的美景只应该出现在天上,看来老太爷偏爱江南,在江南的山水间栽满了梅花。

  北宋的林逋(和靖)是我国古代爱梅植梅的著名隐士,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在杭州西湖孤山过着恬淡自适的生活。文人们喜欢梅花,也喜欢高洁的林和靖。明代初年,昆山人龚诩一次看到一幅《林和靖观梅图》,深深为之赞叹,写下这样一首诗:

  颓然醉貌古衣冠,酷爱梅花冒雪看。疏影暗香吟已就,但知诗好不知寒。

  诗中,龚诩描绘了林和靖踏雪寻梅,傲雪的梅花使诗人诗情大发,忘却了寒冷,写出了《山园小梅》这样的咏梅佳作,其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等名句更是流传千古,让后世喜欢梅花的人们为之绝倒。

  到了清代,“扬州八怪”中的代表画家、南通人李方膺擅长画梅。他以纯粹的水墨写梅,老干新枝,纵横跌宕。李方膺的诗也写得好,他在一幅自己的梅花画作上题诗: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画家展开瑰丽的想象,希望风将纸上的梅花吹到更广阔的地方,化成真正的梅花,种在家家户户的门口,让人们都能看到梅花绽放,春意盎然的美景。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0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