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产业>创意产业

《生命行歌》等多部舞台剧亮相国际艺术节

  原标题:《生命行歌》等多部舞台剧亮相国际艺术节,编导演“深扎”基层获取灵感

  艺术魅力来自不断给观众“新鲜货”

  80岁的刘子枫看完《生命行歌》剧本,立刻答应演出“陈阿公”一角,“早几年谈临终关怀太‘前卫’,大家回避;晚些做,创作者都要‘抢’这个题目。《生命行歌》生逢其时,它讲了一个永不过时的命题——死亡质量和尊严,倡导健康的生死观。”原创话剧《生命行歌》10月29日至31日亮相上戏实验剧院,参演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从内容到形式,现实题材创作如何保持对观众的长久吸引力,避免变成“限时”题材,艺术节多部舞台剧迎难而上。

  寻找每个人的共同话题

  去年金山区《爱的港湾》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生命行歌》策划团队第一次听到发生在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真人真事,一群医护人员在安宁疗护病区用全身心的爱与付出照顾临终病人。导演查明哲被眼前满满的锦旗震惊,“白衣天使救死扶伤,被表扬,不稀奇;没想到病人去世了,医院能获得如此多锦旗。”

  “中国人只有人生观,没有‘人死观’。面对死亡,我们何去何从?”刘子枫读完剧本时的感动,正是最初击中策划团队的关键。金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卫新回忆,“摆在主创面前有两个选择,写好人好事还是写生死思考?”前者“红利”显而易见,素材近在眼前,整理完善即可速成;后者把握不当,会失之曲高和寡。最后团队投票决定写一个生死故事,“‘现实’不变成‘限时’,必须把眼光放得更远。我国有老龄化社会趋势,安宁疗护是每个人最终将面对的问题。”

  编剧陆军与顾月云笔下的《生命行歌》,通过5个不同社会阶层和生活阅历的病人在一个安宁病房发生的故事,诗意展示人生“终曲”的祥和与暖意,诠释人如何在生命最后一段时光与自己的内心和谐相处。情节有金山区医护人员影子,却又观照全社会,让不少观众有“熟悉”之感。

  《生命行歌》预演后,引起观众热烈反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话剧作品。中国出现过很多表现老年题材作品,大多关怀老年人生活,但《生命行歌》上升到哲学高度,不仅是尊老尽孝,更重要写人要正确地对待死,有尊严地死。人类应该有一种自觉意识去对待生死,做有诗意的、懂得审美的人。”

  创作离不开“活水”涌入

  2014年《小巷总理》参演艺术节,今年《小巷总理》全新升级,成为艺术节少见“连续剧”:4年前居委会主任“潘雅萍”忙小区水质,如今忙“五违四必”。长宁沪剧团团长陈甦萍笑着说,“我们要给观众新鲜货,不打疲劳战。”原来,去年上海中心城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基本完成,水管老化影响水质问题不复存在。与此同时,新热点又摆上居委会主任工作表:全市开始区域环境整治……

  能激发观众讨论热情的题材永远来自现实,而非闭门造车。《小巷总理》剧组与十多位居民区书记深入交流,“深扎”长宁区北新泾街道两个多月。生活是最好的编剧,这一幕同样出现在艺术节其他作品。《许村故事》取材于紧邻虹桥机场的“城中村”许浦村,讲述了许浦村仅通过两个月的攻坚战,整个地区面貌焕然一新。剧组在许浦村体验生活时,总导演卢昂说,“从大量资料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生动故事,也伴随着艰难案例,人物形象逐渐明晰起来。”

  创作视野开阔,离不开“活水”涌入。今年艺术节现实题材作品出品方出现不少新面孔。《生命行歌》由上海戏剧学院、金山区委宣传部、上艺戏剧社合作,《许村故事》由上海戏剧学院等联手闵行区政府打造。上戏院长黄昌勇表示,“上戏不同于普通学校,是专业创作单位,不仅贡献表演艺术人才,更贡献留得下的作品。上戏开门办学,邀请更多创作力量加入,将火热鲜活的生活素材、专业艺术提炼与灵活制作运作加以整合,提供一种值得继续探索的新时代剧目生产方式。”

  用同龄人语言讲“历史”

  《生命行歌》汇聚上戏五代演员。年纪最轻的胡可女排戏时还是大三学生,“排《生命行歌》,我从前辈身上学到一丝不苟的精神。”4年过去了,《小巷总理》舞台依然在“可乐坊”,不同的是,陈甦萍把扮演“潘雅萍”接力棒交到新秀张燕雯手中,“年轻人有更多舞台,成长更快。”

  主创团队年轻化,促使他们思考用同龄人语言讲“历史”。《星期日工程师》以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曾经轰动全国的“韩琨事件”为故事原型,讲述工程师韩琨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濒临倒闭的社办企业起死回生,为国家填补技术空白,却因为接受已被批准的报酬身陷“受贿门”。

  导演王丽鹤坦言,“‘韩琨事件’发生时,我们团队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她与同事们走访奉贤,与时任钱桥镇党委书记刘正贤等交流,当年正是刘正贤把韩琨请到奉贤社办企业。刘正贤当年31岁,他对细节记得非常清楚。“我第一次感受到真实力量高过艺术演绎。那些生活真事编不出来,叹为观止。剧中年轻人从农民转型成工人,正是20岁年纪,与现在‘90后’‘00后’相仿,他们对于前途的不安与探索与我们并无区别。”

  重温改革开放初期难忘一幕,不少年轻观众看完《星期日工程师》议论,“没想到,科技研发竟然历经如此曲折,不亚于一部小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23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