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11日,2023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六安市组织了19家企业参加博览会。
本届博览会由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合肥市政府共同举办,以“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为主题,主要展示安徽“两利用”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最新成果、技术、装备等。
据了解,此次博览会,六安市展区面积323平方米,展厅展示企业19家,覆盖秸秆“五化”利用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重点领域;技术、装备展区六安市参展8家企业,包括农业机械设备、饲料化产品等。
本届博览会上,六安市完成招商签约项目11个,签约总金额17.1849亿元,完成率和签约金额均位居全省第5位,其中秸秆项目8个、畜禽项目3个,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将助推六安市“两利用”产业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好效益迈进。
“这是秸秆环保餐具,有餐盒、杯子、勺子,用完还可以降解。一直以来,我们坚持绿色、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的经营理念,用秸秆纤维做原料制作的产品,兼顾健康和环保双重需求,在自然环境中可降解,符合当下环保理念。”提起自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安徽壳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大兵颇为自豪。博览会期间,公司各类精美的产品引来众多参观者拍照、询价。
在壳氏环保的隔壁,安徽金竹生物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展位,茶具、居家用品、各类工包依次展示,公司总经理李阳介绍:“我们是在叶集区落户的一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企业,主要利用超声波微气流绿色分离技术,把秸秆中的有效的成分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进行有效的分离,最终可以作为下游终端产品的一些原材料。第一次参加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既是一次学习机会,也是一个产品推广的好平台,我们感觉收获很多,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
“通过这次博览会我们发现秸秆除了常规的饲料化、肥料化,综合利用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希望通过我们的技术展现,把秸秆中的所有的成分都‘吃干榨尽’,提高秸秆的综合附加值。”在霍邱徽沼可再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沙盘前,副总经理杨浩森说,企业以处理人畜粪污、农作物秸秆、餐厨垃圾等有机废物综合利用后实现资源化、能源化。目前可日产沼气2万立方米,每天发电约2万度,项目投产运营年产值约1300万元,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层出不穷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不断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已经成为各地加快农业绿色发展的共识。近年来,六安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部署要求,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市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2022年,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422.35万吨,可收集资源量325.91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量314.71万吨,其中产业化利用量170.61万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96.56%,其中产业化利用量占秸秆综合利用总量的比例达到54.21%;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