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长三角

首页>乐活长三角>旅游快报

盐城蟒蛇河水上文化生态廊道:城市的“绿肺”,市民的乐园

  穿行在盐城市盐都区蟒蛇河水上文化生态廊道,碧水、飞鸟、花海、林荫道……色彩斑斓,一步一景。不少市民前来拍照打卡、休闲垂钓、露营度假,邂逅家门口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这一幕幕生动的图景,正是近年来盐都区坚持不懈、大力实施蟒蛇河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最好见证。

  蟒蛇河水上文化生态廊道项目是盐城市盐都区建设“生态文旅高地”的重要抓手,也是盐都区推动生态文明保护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一项系统工程。

  蟒蛇河是盐城的母亲河,全长39.33公里,上起大纵湖,下接新洋港,因其形似蟒蛇而得名。为深度融入“世遗”大局,主动策应沿海生态风光带建设,2016年起,盐都区开始构建 “一个龙头带动、三条长廊贯通、全域旅游覆盖”的大生态文旅格局,依托蟒蛇河的生态、地理优势,以河串景,整合沿线旅游资源,规划打造了蟒蛇河水上文化生态廊道,逐渐成为展现盐都绿色、生态、人文的一张绚丽名片。在近日举办的2023长三角慢生活旅游发展大会上,盐城蟒蛇河水上文化生态廊道入选“长三角十佳慢生活旅游网红打卡度假区(景区)”。

  沿河妙著“绿文章”,“城市绿肺”展新颜

  青翠的水杉列队成排,微风阵阵送来花香,游人或垂钓赏景……从当年人人避之不及的“小黑河”到现今的“城市绿肺”,蟒蛇河的变化有目共睹。

  蟒蛇河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前,因水质污染严重,行洪能力弱化、沿岸发展相对滞后。为了有效统筹人居环境、科学保护水乡生态,早在2016年年初,盐都就着手河道治理后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前瞻性规划。2019年,盐都区正式启动蟒蛇河整治项目,倾力投入修复蟒蛇河这一民心工程。

  对总长度达30多公里的蟒蛇河进行高标准、全方位综合整治,主要体现在有效保护蟒蛇河水源安全、生态安全、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方面。按照“一湖一河三带”思路,盐都区采取生态护坡、种植水生植物等综合治理措施,持续恢复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蟒蛇河的水体自净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保护和恢复了区域生物多样性。同时强化源头治理,实施污水处理工程和河道清洁工程,将118条支流全部纳入农村环境“五位一体”长效管护范围。

  如今的蟒蛇河旧貌换新颜,先后修复面积达764公顷,栽植各类树木130万余株,沿岸绿化率达90%以上。今年9月,盐城蟒蛇河生态修复入选江苏省第二届“最美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从“高颜值”到“高价值”,打造盐都文旅新名片

  蟒蛇河往西沿线,涉及龙冈、秦南、大纵湖、楼王、学富、大纵湖旅游度假区等六个镇(景区)。蟒蛇河水上文化生态廊道项目的实施不仅能筑牢生态屏障,也将带动沿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盐都区美丽乡村建设。

  驾车行驶在蟒蛇河水上文化生态廊道沿岸的镇村,一路风景不断变化。龙冈镇的千亩桃园、梨园供你采摘;秦南镇上的水牛肉让人馋涎欲滴;继续往西到大纵湖,你可以在东晋古城感受历史沉浮,体会里下河水乡文化的独特韵味……

  秉承“让人看得见水、望得见田、记得起乡愁”的理念,盐都区重点打造了以蟒蛇河两岸环河路为代表的一批生态旅游公路。环河路全长51.6公里,傍河而建,蜿蜒曲折,构建了水、路、田、林融合的绿色生态网络。环河路不仅“颜值高”“气质佳”,而且将大纵湖、燕子阁、三胡故里等旅游景点及沿途田园风光、传统村落串珠成链、路景交融,已成为乡村游的“网红”打卡点。

  生态廊道“串”起好风景,也“串”起好“钱”景。蟒蛇河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作为连接盐城市区与大纵湖度假区的生态廊道,在盐都全域旅游发展中的战略纽带作用日益凸显,年接待市民游客5万人次以上,已成为盐都生态、观光之旅的重要线路。同时,带动了河道沿线21个村庄、300多户群众直接参与生态廊道的管理和旅游运营,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生态保护带来的红利。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67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