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最后一公里”,是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必须落实的政治要求,必须执行的刚性纪律。近年来,淮南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形成高位推动、制度约束、督查落实、部门协同的审计整改机制,推深做实审计“下半篇文章”。2022年以来,淮南全市审计机关审计实施的293个项目发现2780个问题,已整改完成2721个,整改率为97.88%。
淮南市委连续2年召开审计整改专题会议,市委审计委员会将审计整改作为审计委员会会议重要内容,必听汇报必作部署,市委审计办充分发挥协调推进作用,组织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审计查出的突出问题,推动标本兼治。市政府将“市政府及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和“市审计局负责人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写入《淮南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坚持审计整改重大问题专题调度机制。2022年以来,市主要领导共对审计整改工作作出批示28次,召开审计委员会、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调度会等研究审计整改工作16次,倒逼各整改单位拧紧整改发条,高效抓实整改。
2022年以来,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提请市委市政府、审计委员会密集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审计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市本级审计整改约谈办法》等一系列管用、实用、好用的制度办法。每月由市长或相关副市长主持召开一次专题审计整改调度会,听取整改进展汇报,统筹协调重大审计问题整改,督办进展缓慢、逾期事项,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改彻底、改到位,一些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顽瘴痼疾得到了根治。针对审计整改难界定等问题,市委审计办在全省率先出台《审计查处问题督促整改实施办法》,明确了“已整改”“正在整改”“未整改”和“特殊销号”的认定标准,编发《常见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指南》“口袋书”,向全市党政机关发放400余册,详细告知被审计单位如何整改、整改标准,受到了被审计单位和县区审计机关的一致好评和欢迎。
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严格履行督促检查责任,建立“上级审计机关交办涉及淮南审计整改问题”“市级年度审计计划项目查出问题”“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报告反映问题”三大类问题台账,全面掌握整改情况,对未整改到位问题实时跟踪、动态预警、销号管理。相继开展“十三五”以来上级审计机关涉及淮南问题整改大起底和年度审计项目整改回头看,对142个项目2154个整改事项逐条核查,编发《审计整改通报》27期,向整改不力单位下发审计整改提示单32份,督办单15份,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新官理旧账”,切实维护了审计整改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此外,淮南市坚持整改工作“一盘棋”,积极加强各方监督力量的贯通。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审计整改满意度测评机制。市人大连续三年选取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查出的十个突出问题开展专项跟踪督查,向屡审屡犯重拳出击。2021年以来,通过专项督查,追回资金464.16万元、收回沉淀资金57.55万元,制定完善相关制度13项,问责处理处分21人。会同市委组织部联合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风险防控清单》,与市统计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建立审计监督与统计监督协作机制的实施办法》,市纪委监委联合制定了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与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工作联动的意见,把审计整改责任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监督,督促问题整改;进一步规范审计线索移送处理,2022年至今,全市审计机关向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事项32个,已落实事项25个,监督合力更加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