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

首页>地方频道>亳州

引江济淮进门入户,流进亳州万千百姓家

  老子和庄子都出生在亳地的涡河流域,水,滋养了老庄道家文化。而很长一段时间,缺水则成了老庄故里必须面对的资源危机。随着引江济淮工程亳州段通水,引调水进门入户,亳州城区百姓从根本上解决了“饮水难”的问题。

  引江济淮“引”向美好生活

  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的安庆人侯石磊,在亳州工作生活了12年,至今他也没喝惯这里的水:“地下水含氟量超标,口感不好。”

  2015年,亳州城区被划为地下水限采区,过去到了夏季用水高峰的时候,经常会限时供水。“有时候没关注自来水公司发布的限制供水时间,洗澡洗到一半,水就突然停了,特别尴尬。”侯石磊说。

  引江济淮工程,改变了这里的生活。

  “咱活了50多岁,以前咋想到能吃上长江水呢!”家住亳州高新区的市民王峰激动地说,“我们这代人,童年喝的是井水,参加工作后喝的是自来水,都是地下水。现在喝上了西淝河水、茨淮新河水,甚至是长江水,这真是不平凡的社会变化。”

  一泓清水汩汩北上,随着引江济淮工程亳州市供水段实现通水,困扰亳州城区70多万人的缺水问题得以有效缓解。城南地表水厂供水能力达20万吨/日,市制水公司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水厂日供水量13万吨,占城区总供水量的80%。“亳州市中心城区已主要使用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这不仅解决了用水难问题,改善了用水水质,还防止了可能发生的地面沉降,改善了生态环境。”亳州市制水公司总经理刘海军说。据监测,自2020年7月至今,亳州的地下水位累计上升了6.13米。

  “真没想到,有一天能在亳州喝上长江水。”侯石磊感慨道,以后再也不用为水犯愁了。

  农村百姓将喝上引调水

  生活在皖北地区的群众,尤其是农村群众,喝水,喝上安全水,已不是难事。这些年,亳州市自来水覆盖率越来越高,饮水安全越来越得到保障。记者从亳州市水利局了解到,近年来,亳州市持续改善农民群众用水条件,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98处,农饮工程覆盖率达100%。

  然而,仅仅喝上“安全水”是不够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喝上更优质的水,饮上更干净的地表水源,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水质偏‘硬’”“有股淡淡的‘碱味’”谯城区古井镇张集村村民田静说,为了喝上更优质的水,她买了一台净水机。得知亳州市区的市民已经喝上了引调水,她一直盼着优质水能更快来到自己家中。

  2021年3月,田静的期盼有了回应!

  亳州市推进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建设,并同步推进“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和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改革,抓紧“开源引流”,实现“水源置换”,让乡镇群众也喝上引调水。

  正在建设的引江济淮古井镇供水工程,成为衔接引江济淮、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两大工程的关键节点,承担着向该市城区和谯城北部地区输送地表水的重要任务。

  “亳州市引江济淮古井镇供水工程总投资9.97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每天20万吨的取水泵站改造、39.5公里的输水管网,新建每天10万吨的二次加压泵站,新建古井水厂及48.5公里的配水管网等工程……”亳州市水利局计划基建科负责人李伟奇向记者介绍了引江济淮古井镇供水工程项目概况。

  该工程于2021年3月份开始建设,计划2023年底建成并投用。工程建成运行后,新建古井水厂(5万m3/d)采用引江水,亳州市第三水厂(10万m3/d)和涡北水厂(5万m3/d)水源由地下水调整为引江水,届时将有古井、牛集、魏岗、芦庙等四个乡镇和部分城市居民喝上引调水,受益群众70余万人,可有效解决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供水不足问题,补充农业灌溉用水,促进退还被挤占的生态环境用水,具有显著的供水、生态等综合效益。

  三年实现亳州全域通水

  按照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建设规划,亳州市将建设涡河输水干线工程,把长江水送到亳州全域。

  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我市列入规划计划总投资约77亿元。建设内容除了涡河输水干线工程外,还包括干线分水口门工程,西淝河、茨淮新河水质保护工程,西淝河输水线管护工程,向亳州市主城区地表水厂及各县区“喝上引调水工程”水厂输水管道工程等,干线分水口门以及输水线管护等工程的建设,将确保发挥引江济淮工程供水效益。

  记者从亳州市水利局了解,按照引江济淮二期工程规划,我市已确定“亳州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分水口门、引水线路、调蓄工程位置,并对水厂管网、加压泵站等分县区进行规划。

  2022年,亳州市加快推进“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计划投资9.61亿元,开建地表水厂6处、续建地表水厂2处;新建取水泵站4处,加压泵站3处,输水管道73千米,配水管道344千米;实现47.15万农村人口地下水水源置换。

  截至2022年12月25日,亳州市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今年省下达的6处新开工地表水厂任务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续建的2处地表水厂中蒙城吕望地表水厂入选水利部“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两手发力’典型案例20例”,为全省唯一项目。全市共新建取水泵站4处,完成率100%;新建输水管道78公里,完成率107%;新建配水管道368.7公里,完成率102%;新建加压泵站3处,完成率100%;新开工厂区工程7处,完成率100%;完成水源替换人口47.15万人,完成率100%;完成投资138327万元,完成率144%。

  亳州市计划到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蒙城县地下水源替换;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谯城区、利辛县、涡阳县地下水源替换,使地表水源成为亳州市供水主要水源。同时结合“精准调控、把水留住”的思路,实施主河道重要支流水系贯通和水生态系统专项整治行动,活水补源,深入挖潜,拦污治污,统筹“四水同治”,构建更加完善、高效、智能的亳州水网体系。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36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