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2月5日,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上海的“新春第一会”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并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
2024年上海市营商环境综合测评结果日前出炉:黄浦区获得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企业满意度评价两个“第一”。黄浦区再接再厉,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启动了“宜商黄浦”营商环境主题周,发布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对标改革、集成创新,提升企业感受度,以更高水平“宜商黄浦”建设助力城区更高质量发展。
创新监管
让企业“无感”
“我们保持联系,一起服务企业!”在“宜商黄浦”营商环境主题周启动现场,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与楼宇运营方连线,倾听楼宇运营方参与黄浦区“无感监管”楼宇(园区)试点的感受。
“无感监管”楼宇(园区)是黄浦区今年推出的一项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
这一新型监管模式的核心,在于政府监管部门与运营管理方加强联动机制,依托数字化手段为监管和服务赋能,执法人员通过多种非现场检查方式实现对楼宇(园区)内入驻企业的精准高效监管。
“在‘无感监管’模式下,除企业自身存在信用风险、触发式场景,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检查场景外,我们运营管理的几层楼内的企业基本上都可以免于上门检查。区市场监管局还能为入驻企业提供靶向服务,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排查隐患,并根据需求推送政策,助力更好发展,让入驻企业减少对监管行为的感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经营发展上。”恒基名人商业大厦负责人说。
“无感监管”并不以“缺失监管”为代价,而是依托数字化的技术手段“企易注”,进一步提升隐患和服务需求的发现能力,探索更为精准高效的服务型监管新模式。
“企易注”掌握着136家黄浦主要楼宇内的企业信息。在“无感监管”模式下,监管部门联动运营管理方不断完善“企易注”中的信息,使得监管部门能更加精准及时掌握入驻企业的经营情况和服务需求。
“不仅是监管方式的革新,更是服务理念的升级。通过强化运营管理方的管理服务和数字化手段的深度运用,实现监管与服务的双向提升。”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说。
首批七幢楼宇——BFC外滩金融中心、来福士广场、上海金光外滩中心、恒基名人商业大厦、德必外滩WE、领展企业广场、上海广场,成为“无感监管”试点楼宇,未来这一监管模式将在更多符合条件的黄浦楼宇、园区复制。
贴心服务
让人才“有感”
“我想了解一下海外人才的引进政策,特别是留学生落户怎么办理?”在启动现场的另一侧,司祈曼(上海)化工有限公司财务经理熊琴华说。
黄浦区区长徐惠丽和工作人员作出现场解答。
熊琴华说:“我们企业最关心的就是人才配套服务,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好人才的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徐惠丽回应道:“今年我们专门在中山南路100号设了外滩国际人才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与人才有关的全场景服务,欢迎你们去看看。”
解决国际人才的身边事,是黄浦区今年又一优化营商环境举措。
2025年,黄浦区重磅打造的外滩国际人才服务中心,是全球人才来上海就业、创业、学习和生活要素汇聚的“旗舰店”,提供“一站式”的高效集成服务。海外人才们可以在此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人才引进落户等各类政务服务,安居、医疗、教育等各类生活服务等等。
黄浦区将聚焦国际人才共性需求,大力吸引人才服务机构、人才引进机构、人才创投机构等市场化力量共同参与,在通关便利、生活保障、学术交流、创新创业等细分领域创新突破,建立覆盖海外人才来华工作生活全链条、全生态的服务体系。
政务服务
像购物一样便利
当天的启动仪式设在了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不少企业代表被区行政服务中心最新上线的“营商环境便利店”所吸引。
“这是一个定制化、套餐式、模块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为企服务新场景。根据企业落地及发展过程中对市场化服务的需求,将资质过硬的市场化供给资源放到‘便利店’。企业可以像在便利店中购物一样,挑选自己需要的‘商品’。”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这家“便利店”是这样运作的——
线上,搭建平台式框架,由区发改委、区人社局、区司法局、区投促办、区数据局等部门研发,将优质市场化资源投放到“便利店”。目前,“便利店”可为企业提供金融、法律、人力、数创、场地等五大板块线上服务,涵盖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需求。
“金融服务”板块集合了银行、保险、私募基金、融资租赁等合作金融机构,“一站式”提供融资咨询、政策解读、登记受理等金融服务,旨在解决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法律服务”融合了区内优质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等资源,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公证服务、纠纷调解等全方位法律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结合了黄浦特色“就业码”,整合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一屏构建全景就业服务地图;“数创服务”由数据局与百度旗下智能云千帆大模型联合搭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大模型与AI原生应用开发服务平台,助力各行业生成式AI应用需求落地;“场地服务”首批推出区内15幢优质商务楼宇,涵盖多种类型的办公场地,满足不同规模和行业企业的需求。
企业的需求是多样且具体的,万一无法线上解决怎么办?“便利店”还延伸到线下。黄浦区设立了区、街道两级“首席服务官”,面对面、点对点为企业服务,形成全线路、集成式服务链,为企业提供优质专业便利的整体化帮办服务。
“今年,黄浦区将进一步做强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1+9+10’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即以区政务服务中心为主阵地,一体赋能9个专业分中心,做强10个街道及一线营商服务团队,让营商服务零距离辐射到企业群众的身边。”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身边的温度
可及可触
“南京东路街道,作为上海的零公里社区,坐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深厚的资源禀赋和优越的发展环境。近年来,我们锚定优化营商环境这一关键,匠心打造‘城市之心·营在南东’服务品牌矩阵,持续推出‘南东公开课’‘对话企业家’‘悦享于心遇见美好’系列子品牌,精心设立‘城市之心’小微企业服务站。”南京东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勇说,“我们要在黄浦最繁华的地段,为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走出启动仪式现场,在胡勇的带领下,企业代表、媒体观察员来了一场“街道营商漫步”。这也是黄浦区今年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举措,让企业与媒体观察员实地感受营商环境,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在南京东路街道,大家一起走在“演艺星光路”上:环人民广场集聚了15个专业剧场,45个市、区级“演艺新空间”。“南京东路街道以专业的服务、监管和保障,助力观影经济蓬勃发展,帮助我们楼宇内不少‘演艺新空间’高效解决了场地装修备案问题。”亚洲大厦负责人介绍。不少企业代表听了直点头。
大家又一起来到了“次元南京路”。上海新世界城四楼“Fun肆街区”,是南京东路二次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聚集了多家头部二次元品牌,如IPSTAR潮玩星球、GOODSLOVE谷乐屋、漫魂、CAPCOM卡普空中心等,通过引入首店、体验店、头部品牌等吸引大量青年人。新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蔚津津乐道,去年“名侦探柯南连载三十周年纪念展”在70天里迎来10万人次到店,销售额达2200万元,“二次元经济给商场带来了巨大客流量和消费”。
漫步路线,大家一路走一路听一路聊,不少企业代表说,通过实地走访,对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经济发展有了更多信心,对黄浦区的营商环境有了更多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