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社会反诈骗意识的不断提高,不法分子的诈骗形式也开始不断变换,近日,巢湖市公安局破获一起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以矿山投资为饵,“自导自演”编造银行巨额存款短信,成功诱骗5名受害人,涉案价值高达63万余元。
接二连三的“经济纠纷”
“警察同志,我朋友向我借了20多万,到现在也不肯还钱。”7月10日,巢湖市公安局朝阳派出所接到市民刘先生报警求助。起初,刘先生向民警表示,其于3月份开始,投资朋友王某的矿山生意,但是迟迟没有收益,找王某归还投资款,但是王某拒绝归还,遂产生经济纠纷。按照规定程序,民警联系了王某,王某承诺会及时归还欠款,此事暂时告一段落。
但令民警没有想到的是,从7月15日开始,又有胡某、王某某、李某、宋某等4人报警称与王某发生经济纠纷,产生纠纷的原因大致相同,都是投资王某的矿山生意迟迟得不到收益。凭借职业敏感性,民警意识到这并非简单的经济纠纷,王某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问题。
虚假的矿山投资与巨额存款短信
带着疑虑,朝阳派出所民警立即对王某展开深入调查。据受害人刘某、胡某等人描述,王某声称自己在外市收购了一座矿山,正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起初刘某、胡某5人也是半信半疑,迟迟不敢投资。
为打消5人疑虑,王某向他们展示了手机上收到的一条 “银行短信”,内容显示其账户中有3600万元存款。正是这条短信,让5人彻底放下戒心,分别投入了5万至20万元不等的资金。
通过随后的调查民警发现,王某不仅是一名有诈骗前科的人员,而且负债累累,不仅没有所谓3600万元存款,对外宣传的矿山生意也是子虚乌有,从头到尾都是他编造的谎言。
嫌疑人落网 自导骗局揭秘
8月1日,随着相关证据链的完善,民警果断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归案,面对铁一般的事实证据,王某很快供述自己利用矿山投资为饵实施诈骗的违法犯罪事实。
原来,王某为了满足自己的高额消费,便对外谎称承包矿山寻找合作伙伴开发,同时,为了取得受害人的信任,王某注册两个手机号,并且将其中一个手机号码备注为“95588”(银行客服电话),然后自己给自己发送3600万元的存款信息以骗取受害人信任,从而骗取投资款满足自己的挥霍。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当中。
巢湖公安提醒广大市民,诈骗形式层出不穷,万变不离其宗。生活中,切勿轻信他人,贪图小利,一切企图通过特殊途径“发财致富”的想法都不切实际,有些甚至会损害自身的利益。面对诈骗行为,需要时刻提高警惕,如若发现被骗及时拨打110报警并保存好相关证据。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韩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