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

首页>地方频道>马鞍山>要闻

万元村圆了“百万梦”

“106.68万元!‘百万梦’终于圆了!”细算了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月16日,和县善厚镇万元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张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昌文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的同事们开心地笑了。

万元村,原名万缘村,因当地“万缘寺”而得名。上世纪八十年代,出于村民们对成为“万元户”的殷切期盼,万缘村改名为万元村。“直到21世纪,万元村还是‘空有虚名’。”王昌文说,村民出走、资源沉睡,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名为“万元村”,实为“贫困村”。

从“零”到“百万”,中间经历了什么?

三九时节,万元村里,成片的高标准农田阡陌纵横、路通渠连,一排排油菜幼苗绿意盎然、长势喜人。“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方便我们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种田效益。”和县胜明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肖胜名说。

万元村半山半圩,现有农田1.4万多亩,水稻种植是主导产业。“要想增收,还得从‘亩均’上做文章。”王昌文说。近年来,万元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创业能人+农户”等模式,发展“稻虾连作”综合种养模式,上线绿色稻米加工包装项目,不仅“一田多收”,绿色稻米产业也是越做越强。如今,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变大、荒变田、散变整、闲变良。“在实现‘稳粮增效’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有效耕种面积,为村里带来增收。”王昌文说。

而在不远处的和县胜田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烘干、过秤、运走,一年的粮食收储等工作已进入尾声。“自2023年5月开业以来,我们共收购小麦2600吨,稻谷1.4万多吨。”作为中心股东之一,肖胜名对效益数据了然于心。

这一年,万元村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与和县田园农机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合作,建立农事服务中心,提供粮食收购、烘干、仓储、出售等一体化服务,在为农户提供便捷高效农事服务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笔颇丰的分红。“2024年,我们还将继续加强服务,扩大服务范围,促进中心良性发展、健康生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肖胜名说。

再将目光朝上,万缘茶山之中,一垄垄茶树已是满目葱茏。2016年开山种茶,2019年首获茶叶,时至今日,八年创业,王兴家在为昔日荒山野岭披上绿装的同时,茶叶产量年年递增,观光游览游客逐日增多,更带动30多位村民就业,走上了产业带农致富之路。

但这一路,并非一帆风顺。市直机关工委班子成员接连被选派到村担当“领头雁”,前有徐俊精心“呵护”,后有张伟持续“关注”,接力帮扶、积极对接。马鞍山军分区和市直机关工委、和县公安局、和县水利局等单位统筹资源、真情相帮,争取资金、带来项目,修路铺网、抗旱保苗。“军民之路”、烘干房、环山游道、灌溉项目……“正是有了各级政府、单位和干部的‘扶上马,送一程’,我才更有信心扎根农村、发展产业。”王兴家说。

如今,水稻、白茶、黄桃等产业方兴未艾,稻米真空包装、粮食烘干存储、农机设备租赁等项目陆续上马,大米、白茶、龙虾、黄桃等产品热销全城,一个个增收“板块”填充着万元村的村集体经济“拼图”。2021年,50.53万元,2023年,106.68万元。万元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翻了一番。

收入之变,又会带来哪些改变?

走进万元村,道路干净整洁,树木满目青葱,田野空气清新,村庄绿树成荫,农家庭院别具一格,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上党课、听宣讲,知识科普、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移风易俗,党员干部争当先锋,农民群众干劲十足,干事创业激情处处涌动。“我们还加强走访调查,重点关注困难群体,及时解决群众问题,积极开展路灯维修、走访慰问等活动,让每一位村民都能感受到村子的喜人变化。”张伟说。

站在新一年的起点上,朝着下一个目标奋进。“我们将继续围绕‘抓党建、固成果、谋发展、促振兴’总体工作思路,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因地制宜,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做优做美人居环境,在乡村振兴中闯出新路子、干出新业绩。”王昌文说。

记者 邓婷婷 通讯员 李洁爱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7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