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首页>地方频道>镇江>要闻

句容“科技之笔”描绘别样“春耕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科技春耕绘好景。眼下,春耕备耕正在有序进行,在句容广袤的田野上,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让农田尽显“科技范儿”。

4月1日上午,在后白镇芦江村的一处小麦种植基地,句容市十佳种粮农民夏绍虎正操纵着植保无人机给自家400余亩的小麦进行纹枯病、赤霉病防治。“在农技推广部门的指导下,今年我们将复合微生物水稻病害防控技术在小麦上进行尝试,小麦亩产有望提升。”看着长势很好的小麦,夏绍虎满脸笑容。

早在去年,夏绍虎就尝到了新技术的甜头。“去年我那125亩的水稻田运用了这项技术,不仅农药化肥施用量减少、人工成本降低了,而且每亩增收近20公斤、每亩效益提升100多元。”夏绍虎笑着告诉记者,他对于今年小麦单产提升非常有信心。

近日,在茅山镇何庄村无人化农场,伴随着嗡嗡嗡的机器声,一架黑色的无人机缓缓飞到田边,全程自动校准方向、喷洒除草剂。操作者、农场负责人夏洪宇正在常熟参加农机现场会,靠一部手机,通过视频监控远程遥控完成了田管工作。

原来,基于北斗和5G差分技术的农业物联网帮助夏洪宇准确控制每台农机的作业路线,作业精度达到厘米级。按照传统田管方式,人工除草一天最多完成50亩,夏洪宇只需一部手机,一天能完成300多亩喷洒工作。

无人农机还节约了人力成本。夏洪宇算了笔账:改造前亩产小麦250公斤,运用智慧农场管理方法,亩产达到275公斤,种植面积也增加了,仅需1名掌握现代技术的“新农人”进行日常管理,解放了大量劳动力。

细筛出来的土壤散发着酸味儿,干燥、蓬松,中间夹杂着细碎的稻壳炭和醋糟。这些便是过些天要用的育秧土。日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正在戴庄村现场指导农事,他抓起一把土,送到鼻前闻了闻,又用手指轻轻搓了搓:“土肥苗壮,好土才能出好粮。” 

作为全省知名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戴庄村全年丰产的“硕果”源自一栋栋育秧大棚中。育秧的第一步,是准备育秧土。去年开春,赵亚夫指导农户,将田间翻耕的土壤运至大棚附近并用薄膜覆盖。“土壤隔绝了空气,也消灭了病菌、控制了湿度,这就是育秧土的基质。”赵亚夫介绍,将醋糟、土壤和稻壳炭按照6:3:1的比例搅拌均匀,再用机器粉碎过滤后,便成了上好的育秧土。“这些土至少能提供1个月的养分,待秧苗移栽时,它的球状根系会包裹着土壤养分,使得稻苗能够茁壮成长。”去年,南京六合秦邦有机农场就采用了戴庄的秧苗和种植技术,每亩净收入高达4000元。

“这个配方其实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晓得的。”赵亚夫笑着指向在场的几位技术员说。17年前,赵亚夫经过反复研究,得出这个育秧土“配方”,无偿传授给当地农户。

近日,走进茅山镇东霞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群的鸟儿在农田里嬉戏觅食;不远处,工人操作着撒肥机在田间作业,经高温发酵的灰黑色生物有机肥被均匀抛撒到田间。这是给农田吃“营养餐”,为新一年粮食丰收筑牢基础。

冬季休耕时种上紫云英,春耕时翻压还田,每年4月中旬左右再给农田补上生物有机肥,旋耕覆盖后二次发酵,东霞村以“紫云英+有机肥”的方式,给土壤循环增加有机质。“这种双重天然绿肥既保证了水稻产量,大米也更好吃!”正在地里忙活的东霞村党支部副书记汪伟向记者介绍。

相比往年,东霞村今年提前20多天补肥。“由于年前的冰冻雨雪天气,田间紫云英长势未达最佳状态,避免后期田间肥力欠缺,便提前给土壤‘加餐’。”汪伟解释,同时还要把有机肥使用量从原先每亩2吨增加至4吨,确保土壤肥力。(德寅 德坤 凤春 庆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7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