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

首页>地方频道>泰州>靖江

栾公峰:以创新助钢结构“智”造 获“江苏青年五四奖章”

日前,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青年联合会联合公布第19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奖名单,以“智”取胜的我市“90后”青年——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创新中心工程师栾公峰榜上有名,他是此次泰州地区唯一获奖者。

 

“呲呲呲……”5月9日上午,在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钢构件加工厂房里,焊花飞溅,一台台焊接机器人的机械臂自动灵巧地转动着,焊花闪耀后是一道道平整美观的焊缝。栾公峰站在旁边,一边与操作人员交流沟通,一边记录焊接机器人的最新生产数据,为新一批机器人的研发生产提供一手资料。自2014年从吉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10年间,栾公峰潜心耕耘,以创新助“智”造,与公司共成长。

 

刚加入公司焊接技术所时,栾公峰为了更好地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每天学习钢结构的加工制作工序,阅读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努力掌握建筑结构制作工艺,还天天抽时间泡在车间和操作工们学习一线焊接技术,全力弥补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差距。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栾公峰迅速成长为焊接工艺的独立负责人,但他依旧保持着学习的状态。他说:“技术在不断进步,学习就仍需继续。”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7年,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准备进入澳洲市场,需要编制钢结构制造焊接工艺文件申请澳标认证。但由于公司内部人员流转,焊接技术所相关岗位就只剩下栾公峰一人。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孤军奋战的局面,紧急受命的栾公峰捧着五六十页的全英文澳标材料一点点地“啃”起来。通过自学,栾公峰仅花费两个多月的时间就编制了公司第一份澳标焊接工艺文件,帮助公司成功打入澳洲市场。

“焊接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作业,在当前人工成本日益攀升的大环境下,传统的焊接作业方式已难以持续。”栾公峰认为。凭借自身的行业观察及各种技术知识的积累,他敏锐地察觉到智能化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于是带领团队以焊接工序为突破口,参与公司智能化推进工作。在他的推动下,2019年,车间安装了第一台地轨焊接机器人,使公司成为行业较早“吃螃蟹”的企业。在试验阶段,他还对焊接机器人进行二次创新改进,在智能系统中增加相机视觉模块,利用计算机实时图像标记所有焊缝,进而与3D模型匹配,基本实现了如人一般的智能焊接水平,焊接效率提升两倍多。在中国钢结构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会上,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这项成果在建筑钢结构贴角焊缝智能焊接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次成功给了栾公峰极大的信心和鼓舞。他又带领团队先后引入龙门式焊接机器人、牛腿焊接机器人,为公司注入源源不断的“智能动力”。如今,车间里已经布置各类智能化焊接装备18套。

“这些机器人有效地提升了加工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投入,同时也为行业后续的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起车间里的几位智能“打工人”,栾公峰如数家珍。

图为栾公峰。企业提供

2021年11月,公司成立栾公峰机器人创新工作室,由栾公峰担任牵头人,深入推动机器人技术与钢结构焊接技术深度融合。截至目前,栾公峰机器人创新工作室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8项、省部级工法6项,以及江苏省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等科技成果奖20余项。在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的建筑项目中,栾公峰和团队的研究成果都得到了成功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后,我们将持续在非标钢结构智能化加工方面加大研发力度,以焊接工序为起点,逐步向其他工序拓展,推动行业尽早实现全自动加工。”面向未来,栾公峰信心十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6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