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通州:创新发展公共自行车建设 让城市更宜居

  公共自行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自行车质量有多高,性能有多好就能满足市民的使用。在学习其他城市成功经验的同时,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进行多方面的创新,提升服务意识,适应城市发展。

  通州城区现有公共自行车900辆,50个网点。截至2016年8月27日,租骑总量达到62.3万人次,年减少碳排放量约80吨。目前,通州区的公共自行车运行情况良好,完好率达到99%,受到广大市民的赞扬。

照片 042.jpg

  创新引领科技 便使用

  2015年,通州区开始实施公共自行车建设,当时网点30个,主要分布在老城区,通过试运行,使用量一直不断提升。2016年征求20个网点建议和意见时,市民通过电话、12345政府热线及电子邮件等方式积极参与,要求扩大建设范围和数量。

  当地政府重视民生项目建设,2015年财政投入200万元,今年又投入200万元。通过加强招投标的管控,使有限的资金投入取得高质量的产品、数量、效能。该项目顺利运行1年,取得了市民的积极支持和拥护。从每天的骑行数量可以看出,此举逐步改变市民的出行方式。“十三五”期间,通州区加强了公共自行车网点规划,让公共自行车逐步成为通州市民的主要出行工具之一。

  有了硬件设施,还要有软件设施的配套才算完美。通州区在办理公共自行车卡上动脑筋,为给市民提供方便,实行了一卡通,即在公交卡、市民卡上开通公共自行车借还车功能,可以用一张卡坐完公交车,还能去借公共自行车,不需要另外再增加一张公共自行车卡。南通有公共自行车,通州也有公共自行车,多地借车也是个“问题”。通州区又实行了通州和南通两地的通借通还,一张卡在南通可以借还车,到通州也能借还车,极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有效地把通州融入南通的综合发展格局。

  此外,密码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自行车开锁需要开锁密码,每一辆车的开锁密码都是随机生成,市民很难记住。通州区利用手机非常普及的现有条件,将此问题很好地解决了。在借车之后,通过服务中心后台程序自动把密码通过短信的形式发到借车人的手机上,市民再也不用担心密码的问题了。

照片 007.jpg

  监控考核并举 便管理

  为了有效管理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通州区在2015年建成30个网点同时成立了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是一支12人的服务保障队伍,人员内部分工明细,有服务热线接听电话员、网点卫生打扫清洁员、自行车状态巡检员、自行车调度员、自行车维修员、系统后台监控员等,他们互相协同,互相配合。

  通过后台的监控,实时掌握自行车运用情况,比如有的网点自行车由于上班高峰,借用车辆很多,而有的网点突然还车很多,这时后台系统便发挥作用,进行实时监控,指挥调度人员对特定的几个网点及时调度,保障市民及时借得到车,还得上车。对于突发网点故障,中心制定了周密方案,成立抢修小分队。采用先帮市民就近还上车,再用备用车辆、电源、系统主板等设备更换,最快速度使网点正常使用,后期查故障原因,总结经验,防止其他网点发生同样问题。优化服务,做百分百的努力,这是中心管理理念。

  通州公共自行车的完好率高,也是严格制度落实的结果。为此制定了公共自行车日常考核细则,用30%运营维护经费作为考核费,根据得分情况支付考核费用,极大调动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现在服务热线24小时有人接,如果有市民反映车辆问题,白天10分钟内,晚上半小时内到现场处理,清洁人员每天对网点卫生打扫,整理车辆停放。早起买菜、锻炼的市民都能在第一时间借到干净、完好的自行车。

  做实“民生工程” 便出行

  “民生工程”也是政府的“民心工程”,最终是让市民来使用、评议、宣扬。一旦脱离了广大群众意愿,就违背了民生工程的意义所在。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初期就不做市民不认可的事。每一个网点都统筹考虑,科学合理布局,通过自行车使用率,网点覆盖人群半径,网点与网点的使用闭合等因素以及大型商场、商业主要道路人流密集地方来设置,要努力让市民在最短的距离借到车,在目的地最近的距离还上车。有市民反映雨天自行车上有水,还容易生锈。通州区正计划对部分网点加装雨棚,使自行车雨天不淋,冬天无冰。让民生工程更完善,更贴民。

VI){KSBEQXV$2~X2PF45W3E.jpg

  现今,那一抹穿梭流动的绿色,从早到晚,从街到巷,这道色彩存在于城市的任何地方,已成为通州城区的一道风景。公共自行车所具有的机动性,便捷性,经济性也使城市功能更完备,政府采取补短板的举措,让交通更通畅,城市更宜居。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68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