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浩荡,奋楫扬帆。日前,2025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多国驻华大使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国际合作持续深化,为世界发展带来了信...
打开中国的经济版图,2024年,广东、江苏、山东等经济十强省份,以占全国近两成的面积,贡献全国超六成的GDP。既然经济大省要“挑大梁”,那么这个大梁该怎么挑?又何以能够更好地挑起...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宣布一系列利好政策,政策“工具箱”既展现出宏观调控的定力和智慧,也充满民生温度,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国际舆论普遍肯定中国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认...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2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答问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充分体...
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每一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真情互动、深入交流。...
中国全国两会11日落下帷幕。两会期间,经济增长目标、民营经济、人工智能(AI)等成为外媒口中的高频词。多篇报道称,从两会这一窗口,看到中国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与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1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大会通过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
预算报告被称为“国家账本”。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住楼市股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3月7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举行小组会议,如何提升居家养老质量、让养老变“享老”成为会上的热点话题。...
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注孩子的这些提法,会外群众怎么看?...
每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GDP增速目标都很受关注。这个目标有啥作用?今年的预期目标为何定在“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河南省商务厅厅长王振利代表说,2024年,河南汽车以旧换新40万辆、家电425万台、家装厨卫25万台(套)、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显示,今年将围绕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国家发展规划法、金融法等,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破产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显示,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实施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推动备案审查与合宪性审查有序衔接,对报送备案的2146件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于报告相关的教育“热搜话题”,群众怎么看?...
一个个庄严承诺,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项项民生部署,传递出以更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的鲜明信号。
“三大通道”让境内外记者等各界人士看到开放民主的两会,感受自信笃定的中国。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投资于人”,这个提法有深意。
经济大省该如何挑起大梁?习近平总书记5日下午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明四个着力点。
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引发广泛关注。
在“两会时间”里,世界更清晰地听到中国经济拔节成长的声音,感受中国经济破浪前行的动力,增强合作共赢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