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要闻

上海武康大楼街区折射的人民理念和文旅温度

  来上海旅游,武康大楼几乎是必到的打卡点之一。过去一段时间,人们要在大楼斜对面的街口拍一张以大楼为背景的美照,每次都只能候着红灯的间隙和行人的空档匆匆按下快门,难以尽兴。最近,这样的旅拍节奏变慢了。配合已经完成架空线落地而清晰的武康大楼全景,一场街区微整形打造的“最佳拍摄地”给了驻留在路口的人们更从容的空间:可以在外拓了3.6米的人行道上拍照,跟随脚下的导览信息深度漫游,也可以坐进旁边的咖啡馆品赏街景……

  一边是游客眼中的如画风景,一边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不受干扰和品质提升,这样一幅主客共享的和谐生活场景,成为“五个人人”理念的生动注解。上海围绕文旅深度融合的全域旅游目标,通过架空线入地、街区微更新和建筑可阅读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正着力打造出一批以武康大楼街区为代表的体现人民城市理念和温度的文旅新空间、新体验、新名片。

  “架空线入地”营造文旅新空间

  在武康路、兴国路、淮海中路、天平路、余庆路五街交汇处,形如巨舰、近百岁高龄的武康大楼,是上海建筑打卡的“爆款”之一。蓝天、白云、梧桐叶、历史建筑,随手一拍就是大片。而在这样的大片背后,是一场为期长达一年的“刀尖上的舞蹈”——架空线入地“攻坚战”。

  2011年,经过整修提升的武康路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吸引了前来行走、体验、摄影以及进行艺术创作的各类人群,武康大楼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但与此同时,一丝遗憾也挥之不去:想要在这幢优秀历史建筑外找到一面不被电线杆、架空线“打扰”的原生态墙面,为大楼拍一张典雅的“素颜”照,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8年3月,上海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启动,计划全年完成100公里架空线入地和合杆工作。其中,武康大楼所在的徐汇区的任务,是完成24条道路约27公里的架空线整治。徐汇区首个架空线入地工程,选择了上海交通最繁忙、地下管线最复杂的淮海中路,起始地点则选在五街交汇处,也就是武康大楼所在地。

  市中心架空线整治宛如一场“刀尖上的舞蹈”,处处都可能“踩雷”:地下管线密布,空间狭窄,轨交线、电力电缆线、通讯信息线、上下水管和燃气管纵横交错,行道树树根繁复;在地上,电力线入地需要新建或改建变电站,选址出现难题,施工还需占用车行道和人行道,对市民生活多少有所影响;空中纵横密布各类管线、探头,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多头合一不易。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场与时间赛跑、无时无刻不需要“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架空线“攻坚战”,从武康大楼打响。变电站选址,管线综合以及施工期间的扰民与交通影响,成为横亘在“攻坚战”前的三大难题。

  变电站选址难在场地的局限。一般居家用电都通过马路上的变压器输送,10千伏的高压电通过架空线传输到变压器变成380伏的家用电,再通过架空线传入千家万户。架空线入地后,路边的变压器要变成固定的变电站,架空线变身地下电缆。然而,一座标准变电站所需空间约120平方米,在历史风貌区凭空“变”出100余平方米几乎不可能。为变电站找“永久车位”,电力部门费尽心思。

  通信线也是“架空线俱乐部”的主要“会员”。2018年3月初,淮海中路的武康路至高安路一带南侧的人行道被临时施工挡板围拢,但迟迟不见开工。外面看起来没动静,其实是因为每天晚上电信工程相关的施工队伍都在开挖找新的管线位置,发现不合适再把道路铺回原样。之所以手动开挖道路,是因为老城区地下太过复杂,尤其武康大楼周边诸多道路建于解放前,道路资料缺失,不挖开马路眼见为实,很可能在下挖时“误伤”重要管线。

  此外,施工中难以避免的“声、光、尘”影响,在风貌区的架空线整治中也同样被放大,如何减少扰民也令施工方绞尽脑汁。经过近一年艰苦奋战,2019年1月25日,历史悠久的武康大楼终于彻底告别周边上空的“蜘蛛网”,再现近一个世纪前的舒朗天际线。

  “街区微更新”赋能文旅新体验

  当城市建设的“五线谱”(架空线)层层褪去后,武康大楼船舰式宏伟美丽的身影,再度站上打卡C位。如今,武康大楼斜对面的淮海中路、天平路街口,新增了一个0°的“源点”。站在“源点”,脚下360°的旅游指引信息,配合新增的530多平方米对焦空间,以及更加立体和多维度的业态打造,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多看点和信息的同时,形成了720°全感官的“建筑可阅读”趣味体验。

  正所谓“魔鬼藏在细节”中。这样的文旅新体验打造背后,蕴涵了一系列街区“微更新”动作:人行步道空间沿石弧顶向外扩展3.6米,移位4处电箱、1根电杆等“城市家具”,打造出一片武康大楼前的“源点广场”。以两棵大树的花池为圆心,四散开来的“源点”指向牌标示着各个海派文化地标的步行距离——宋庆龄故居60米,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750米……

  徐汇区文旅局负责人透露,截至目前,这一“微更新”项目优化、移除的“城市家具”达109处之多,涵盖了信号灯综合杆优化、冗余立杆移除、空调外机隐藏等。下一步,街区“微更新”还将继续,待调整优化的“城市家具”达56处。

  而在上海全市范围内,因街区“微更新”应运而生的文旅新空间、新体验,正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去年11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的“家门口的好去处”评选中,上海各区推荐了首批124个公共空间参评。这些公共空间中,家门口的小型绿地、文化体育园、文创园区、工业旧址更新项目等均名列其中。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打造“15分钟生活圈”的要求,未来的上海通过15分钟的步行距离,就能够解决市民在社区里基本生活,乃至工作、休闲、学习等需求。数量繁多、各具特色的“家门口的好去处”分布在居民15分钟生活圈,令上海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处处是景、时时宜游、主客共享”的都市型大景区。

  最美的街道,就是以人为尺度的街道。上海的城街区“微更新”项目始终注重制度、设计、治理的三维统一,突出街区营造的专业性、城市设计的审美性、社区发展的自治性,推动业态、形态、生态、文态“四态”融合,精雕细琢每一个细节、每一寸草木,充分满足人的体验感受。这些“家门口好去处”微空间的打造和运行,坚持了以人为尺度的原则,充分体现出人民城市的理念和温度,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贯彻实施过程。

  “建筑可阅读”打造文旅新名片

  逛不够的梧桐树下小马路,家门口随处可见的好去处,数以千计的历史建筑和不计其数的高楼大厦,构成了一个魅力与活力兼具的“魔力之都”,形成了上海绚丽多彩的文旅风景线。

  在上海,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讲述着不同的故事,处处积淀着这座城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处处彰显着这座城市“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处处承载着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特质。

  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要建设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其中,首次提及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可以漫步的,公园是可以休憩的,城市是有温度的。何为“建筑可阅读”?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工作推进中秉持这样的原则:其一,建筑是读不完的教科书,是活的博物馆,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是故事,都是记忆,都是学问;其二,建筑身上的故事不应该“养在深闺人未识”,理应被尽可能多的人读到、听到、看到、体验到;其三,阅读建筑不仅是阅读一栋一栋的建筑,更是阅读城市、城市的文化以及城市当中的人。

  从2018年开始,上海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建筑可阅读”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建筑可阅读”范围已拓展至全市16个区,开放建筑1037处,设置二维码2437处,基本实现了建筑的可读、可听、可看、可游,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体验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和美好。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根据刚刚审议通过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上海文旅部门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平台等数字化方式,推动“建筑可阅读”工作从“扫码阅读”的1.0版、“建筑开放”的2.0版,进入到全新的“数字转型”3.0版,让“建筑可阅读”再跃升一个新台阶。通过“建筑可阅读”的全新转型,着力在体验数字化和服务体系化上取得新成果,着力在市民满意度、社会参与度、跨界融合度上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建筑可阅读”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创造高品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上海市区两级文旅部门还将重点开展“建筑可阅读”十大行动,包括“全民评”“全民讲”“全民拍”“全民游”“全民创”的“五个民”的体验数字化和“五个一”的服务体系化,吸引更多市民游客走进建筑,共享人民城市发展成果,真正把“建筑可阅读”打造成大上海的城市金名片。(李宝花)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31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