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乡村蝶变 杭州西湖区擦亮支农惠民金字招牌

  最近,杭州西湖区留下街道留下社区的居民很是期待——家门口的健身广场马上就要开放了,篮球架、乒乓球桌、健身器械一应俱全,今后居民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

  从临时停车场“变身”健身广场,多亏了“一事一议”——留下街道及属地留下社区通过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申报了社区健身广场建设项目。通过财政奖补和村社自筹的方式,项目总投资99万元,建筑面积近1500平方米,受益人群达到2500余人。

  “原先受场地限制,训练、比赛都需要协调周边院校,现在终于可以在属于自己的球场上尽情挥洒汗水了,以后还可以邀请其他街道的球队一起切磋球艺。”曾经获得西湖区运动会冠军的留下社区篮球队队员们连连感叹。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是以村级组织为实施主体,村民群众为受益主体,采用一事一议办法和民主决策程序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给予适当的财政奖补的惠民政策。据西湖区财政局预算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年来,西湖区累计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资金5927.95万元,建设实施项目82个,受益人口累计达14.38万人次,撬动社会资本3405.95万元,真正起到解民忧、聚民意、集民智、暖民心、惠民生的作用,真正成为支农惠农的“金字招牌”。

  如今去看一看西湖的乡村,雨、污水分离、道路亮化、农田水利建设等都离不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截至目前,西湖区建设村庄内外道路22条,总长40余千米,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问题;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8个;实施村容村貌改造工程6个;建设村民公共活动和服务场所23个,总面积达4.7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以共建共享为目标,通过议事的方式,让村民们的心靠得更近了。

  “村里公益事业建什么、怎么建、建好后怎么管,必须由村民自己说了算。”西湖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让村民全程参与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从而激发和调动民主议事、办事、管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村民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形成了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氛围。

  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与自上而下的财政奖补有机结合,也形成了“政府搭台、民资唱戏”的多元化投入模式,极大激发了村民参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热情。2010年至今,西湖区包括村民筹资筹劳、村集体投资资金达3405.95万元。

  村庄要快速发展,产业是“血脉”。随着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西湖区先后打造了一大批突显乡村区域特色的项目。“可以说财政资金给了我们造血功能。”双浦镇相关负责人说,自2010年起,双浦镇陆续建设了事务中心楼、冯家组炒茶中心等项目,总投资达770万元,财政奖补495万元。政策带来的产业“红利”,带动西湖龙井茶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村民可支配收入从人均不足2万元到现在已达到4万余元,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有“面子”更有“里子”。(黄冉 胡春玲 周庆瑞)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95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