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

首页>地方频道>徐州>要闻

新沂创新举措推动社会治理高效化

  道路干净整洁,城区绿树环绕,拆除违规建筑腾出的空间变身村民休闲小广场,群众悠然跳起广场舞……近年来,新沂通过移风易俗、公共空间治理、“法治书记”建设等,让百姓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移风易俗”树新风

  “如今家乡大变样,改掉旧习旧思想,婚丧喜庆从简办……”在新沂马陵山镇高原村,村里“高原红”文化艺术团自编自演的移风易俗“三句半”,不仅是村里老少的“顺口溜”,也是新沂移风易俗的真实写照。

  过去,婚丧嫁娶、人情往来,各种名目的礼金让群众“压力山大”。近年来,新沂把移风易俗当成一件惠民生、解民忧的大事来抓,聚焦人情负担、奢侈攀比等顽疾。现在,移出了“文明范”,易出了“新风尚”。

  新沂建立健全机制,常抓长治求实效。将移风易俗工作作为全市“书记抓党建”项目,压实“一把手”责任。全面构建“市级-片区-镇级-村级”四级监管网络,实行每日“报告制度”;实施分片包干,不定期进行巡查。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 “四到家门”志愿服务项目,真正把服务送到群众家中。

  孔安楠是新安街道孔圩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担任该村红白理事会理事长。村里谁家有了红白事,他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宣讲移风易俗政策,对办理事项进行指导和帮助。

  在邵店镇朱圩村,红白事桌席不超过10桌、每桌标准不超过500元、婚车数量不超过4辆等“八条约定”坚持了34年,累计为群众减负380万元。

  移风易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为群众办好事,新沂在各物业小区建设一批移动守灵中心,由社区免费提供可拆卸、移动式的治丧用品,有效解决了城区居民治丧无场所和铺张浪费现象。

  不仅是白事有场所,新沂还以村(居)集体出资或引入社会资本建设一批文化礼堂等公益婚庆喜宴中心,为村民喜宴置办提供场地和设施服务。如今,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礼堂办婚礼已成为年轻人的选择。

  移风易俗已成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及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的先决条件。截至目前,新沂市共有县级以上文明村135个、文明镇11个、文明家庭300余户,每年评出好媳妇好婆婆1000余人。

  ■“公共空间治理”见实效

  在马陵山镇三合村,村党支部书记蒋飞说,过去该村交通不便,村民侵占公共空间、私搭乱建现象屡见不鲜,路基被猪圈、厕所“蚕食”,“梗阻路”屡屡出现。曾经有一家上海的草坪种植销售公司,看中该村的土壤,计划流转土地种植绿化草皮,但由于大车进出难,这个富民项目最终没能落地。

  这件事让三合村下定决心要开展公共空间治理。经过清理,村里共腾出100亩公共空间。“这些空间,我们全部改种绿化苗木,年收入将突破100万元,村民年底就能分到三成收益。”蒋飞说。

  “利用土地‘边角料’,废猪圈上也能挖出钱!”马陵山镇宋山村党支部书记庄建国说。今年5月初,宋山村被村民私占建猪圈的公共空间重新回归集体,村里购买了5000多棵小苗种上。小苗3年后长成大苗,每棵可获益25元,将成为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又一途径。

  走进合沟镇后朱村,家家户户庭院整齐有序,一条小溪蜿蜒穿梭在村庄里。“以前的环境可不是这样。”后朱村治保主任刘金自说,那时候晴天尘土飞扬,雨天积水达二三十厘米,老百姓连门都没法出。

  后朱村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改起,首先对乱搭乱建进行拆除、整治黑臭水体,同时硬化村道、新建排污管道、安装路灯、改造厕所和植草种树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清理出的空间建设了休闲广场,成为群众锻炼休闲的场所。

  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收益明显,城区同样成效斐然。截至目前,新沂城区共清理各类违建23894户(处),清理公共空间160多万平方米。同时,集中整改拆除主次干道建筑立面凸出的防盗窗和遮阳棚等,对九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经过整治,城市空间更加明朗,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法治书记”贴民心

  “禚书记,感谢您,是您帮助俺过上了好日子!”脱贫户陆美握着新沂市马陵山法庭庭长、湖东村“法治书记”禚孝严的手感激地说。

  两年前,陆美的丈夫因病去世,此后不久,陆美本人又遭遇车祸,而家中女儿刚上大三,面对突发的意外情况,陆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禚孝严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法官、干警积极进行捐助,并与村委会一道依据相关扶贫政策,对其种植的草莓进行产业扶持。现如今,陆美家盖了新房,女儿也已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像禚孝严这样的村级“法治书记”,在新沂市共有479名。

  新沂市去年在全省率先推行“法治书记”进村制度,在市公检法司系统挑选479名骨干,派至全市282个村(社区)里担任村级“法治(副)书记”,以第三方身份参与村级矛盾纠纷和涉法事务处理。

  “这不是个虚职,而是由市委正式发文任命,任期两年,不占村级编制,每周驻村开展工作不少于一个工作日。”新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邢会义说,别小瞧“法治书记”的调解,他们每处理一起纠纷,都相当于一次生动的普法教育,知法懂法的人越多,农村法治生态越好。

  “法治书记”进村以来,共走访居民6万多户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近2000条,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560起,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610件。(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朱军宇)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379
收藏
分享